登录 | 注册
  • 民族团结进步文选

最初的开始

来源:李东孝
发布日期:2021-10-27
浏览次数:

  2002年12月,毕业两年后的我进入到莲花滩乡政府工作,这意味着我上班了,有工资了,不再啃老了。

  爸爸是瑶族,妈妈是汉族,从我记事开始爸爸妈妈便经常吵架,妈妈是高中生,爸爸没上过一天学,参加工作后只在扫盲班里学过几天字就一直用到退休,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这一辈子都在磨合,从吵吵闹闹到现在谁也离不开谁,妈妈常感叹,嫁给了民族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子过了,至少没让我娘儿俩饿过冻过。

  我随了爸爸的民族成份,可自小被娘带大,对于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没有多少接触,因为不会讲瑶话遭了不少嘲笑,隐约觉得小的时候对自己身份的抵触和不认同。

  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下乡,准确的说应该是下寨子。2003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对于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山了。山路艰难,只是一条山间里人爬马踩的小路,我爬了半天只到一半的路程,看着一同去的前辈悠闲自在的样子而我却爬得很狼狈,去请教诀窍,他说山爬得多了就会了。我第一次生出了辞职的念头。

  在接近太阳落山的时候,在我感觉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寨子的边沿,这是一个瑶族寨子,一间间的土墙茅草房零乱的坐落在山坡上,从房子里透出一点点昏暗的灯光,三三二二的老人小孩赶着牛往家里走,大多数人家已经炊烟袅袅。

  前辈带着我在寨子里三绕两拐的就到了小组长家,期间我还要避开路上的牛粪和水坑,头上飞舞着数不清的蚊虫。小组长一见面便叫出了我的名字,原来还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我真的记不清了,只能尴尬的笑着,他也不计较。

  同学对我们说今天寨子里有人结婚,你们来得刚好。

  不多时,一碗碗的肉和菜就摆上了桌面,一股股蒸腾的热气透过昏暗的灯光徐徐上升,让我更加看不清碗里的是什么菜,酒已倒满,我们便被迎到桌前。我不会喝酒,就做个样子呡了一点,只觉得满嘴的辛辣,喉咙像火烧一样。我从小到大没参加过瑶族的婚宴,也不知有些什么习俗,忙问前辈要做些什么,他说不用,跟着吃跟着喝就行了。

  这一顿饭吃到夜里11点,爬了半天山路的我早已是困得不行,忙问同学晚上睡哪里?他笑着说还早,今天要让我个这个汉瑶见识一下本民族的婚礼。只见几个妇女麻利的把饭桌上的碗筷收开,又搬来几张桌子和几条长凳接在一起,再摆上烟酒糖果,男男女女约着坐下,我们也被安排了进去,我心想这怕不是要唱歌了吧!果然,有人开始主持了,用瑶族话说我一句也没听懂,他们开始用奇怪的腔调哼唱着,我也跟着摇晃,这一摇就到了半夜,同学看我快熬不住了,便领着我到一户人家中去住宿,主人家热情的为我铺了床,我一看还全部是新,同学说因为我们是客人,对客人就要用最好的,而且我还是瑶族,虽然我不会讲本民族的语言,但在他们看来我是自己人,是有出息的后生,所以他们就用最好的东西来招待我。

  我趟下去却睡不着了,听着隔壁的哼唱声,我第一次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了认同感。

  这十几年我到过很多民族村寨,交过许多的朋友,有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我觉得那是因为你没有与他们交心,没有融入到他们当中,你对民族不了解,只要你不排斥他们,不对他们有偏见,真心与他们交朋友,你就会见识到他们的淳朴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