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

军民共建谱写民族团结颂歌

来源:河口县创建办
发布日期:2021-10-14
浏览次数: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以来,驻河某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的要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军队拥政爱民、军民共建的优良传统,将拥政爱民与边防建设、边疆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带领部队官兵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军民一家的颂歌。

 

  始终强化宣传教育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官兵教育全过程,引导部队官兵牢固树立“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一是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组织召开党委(支部)专题会,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年度教育计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抽调3名干部统筹负责创建工作,结合部队每月政治教育计划,积极贯彻落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进军营活动。二是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继承和发扬各民族守土固边、爱国爱家的光荣传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方式。通过LED屏循环播放瑶汉双语宣传标语、分发《河口县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传册、制作军民共建展板等多种手段,官兵“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更加巩固。利用日常巡逻执勤之机,积极开展边防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向边民发放守边固边画报、应知应会知识手册,普及边防法规常识,边疆人民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大爱担当更加牢固。

  

始终强化部队建设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党委一班人深刻领会落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进军营活动内涵,自觉站在第一位置、落实第一要求、履行第一责任、树好第一形象,把工作中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转化为推动军政军民团结的行动自觉。一是以健全常态化机制为抓手,不断加强部队建设。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建立“民族团结进班排”制度,严格落实每日互通有无、每月交流座谈、每季国防教育、每半年形势分析和每年总结汇报5个规定动作,把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部队官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我为创建献一计”“创建金点子征集”等活动,集思广益,破解部队建设发展难题,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二是以加强军地文化交往交流为突破,不断加强部队建设。培养多名红色讲解员,深入到河口高级中学、城区中小学等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捐赠图书及文体用品。邀请驻地师生参观连队建设,学习连队荣誉历史。与驻地群众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组织官兵观看《爱民情.固边行》《大山里的门萨要出嫁》《月上瑶山》等优秀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军民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始终强化军地融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军民合力共建边海防系列指示精神,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始终做到“两个共同”,在综治维稳、抢险救灾、环境整治、创文创卫等方面成效突出,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军地融合,与河口县政府协商解决了大小事务数十起,2020年出动兵力40余人参与“10.05”抗洪抢险,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与驻地政府签订《军警民联防联管协议书》,常态化开展军警民联防联管,共组织联合巡逻执勤200余次。组织医务人员深入驻地村寨开展“流动巡诊”“便民诊所”活动,宣传卫生防疫常识,提供健康咨询,发放常见病预防治疗药物,先后出诊50多人次,赠送药具100余件,为贫困群众看病200余人次,受到了驻地各族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三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融入驻地村寨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培育各民族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