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口:“五联五力”构建强边固防“红色立方体”

来源:县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2-09-13
浏览次数:

  河口县突出资源力量整合,通过组织、队伍、机制、思想、保障等联建联育,全力将边境线上的党支部打造为坚实的“红色立方体”堡垒,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强边固防立体防控体系,不断增强守土意识,提高守土能力。

 

  组织联建  提升引领力。由县委牵头,组建国门党建一体化“大党委”,建立县委书记任党委书记,海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的领导任副书记,县委政法委、县委统战部等的主要领导为党委成员的组织体系,实现区域资源有效整合。加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动共建,把边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升格为“联合指挥部”,定期组织活动,召开联席会议,推动“五位一体”联防联控“组织有形覆盖”和“工作有效覆盖”。

  队伍联防  提升战斗力。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控”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边境管控“段长制”,实现193公里边境线分段包保全覆盖。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在抵边联防所成立党支部,实行党员设岗定责、积分管理,定期开展“党员亮身份、党员户挂牌、支部亮形象、争创先锋岗”活动。坚持把力量聚在网格,选派县处级领导干部下沉到一级网格蹲点驻守,担任一级网格长,坐镇指挥调度工作,职工、村组干部、志愿者等担任二级至五级网格长,以红色力量守好国门“坚固防线”。

  机制联动  提升组织力。以保障联抓的方式,推行“一个抵边村(社区)一名领导挂联、一个机关支部挂包、一名乡镇干部联系”帮带机制,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支部长效机制。落实网格包保和属地管理责任,县级挂联领导、机关干部职工下沉乡镇、村(社区)或各个网格主动找位、靠前指挥,动态掌握一线防控形势和工作进展。建立一线分析研判考察干部制度,组建监督专班、研判组,对下派、挂联机关党员干部及担任“五长”干部职工进行督导与研判,表扬激励或提醒问责一批干部,激发干部“精气神”。

  思想联筑  提升凝聚力。运用阵地贴标语、“村村响”、LED显示屏、宣传栏和乡土味、接地气的语言,快捷、准确向群众宣传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知识,实施“国旗飘飘”工程,增强国门、国土、国民、国家、国防意识。发布“倡议书”“动员令”“招募令”,依托小区微信群在线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实施“共产党员户”挂牌,坚持24小时、“8+X”不间断在一线主动亮明身份、履职尽责。发挥阵地优势、区位优势,建立师资库,打造集现场体验、实物演示、线上课堂等为一体的开放发展国门现场教学点,坚持“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培训。

  资金联筹  提升保障力。向抵边村党组织每年增加工作经费2万元,建立抵边村干部落实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段长制”等工作的考核奖补机制,向村“两委”成员发放1000元/人/月、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和小组长平均500元/人/月的工作补贴,激发干部守边固边活力。对村干部任满21年、24年和27年以上,退职后可以按月分别享受本人在岗时领取财政补助的75%、85%和95%生活补助费,通过激励政策,解决村组干部后顾之忧,激发其向沿边定居、干事创业、守边固防的热情。以划拨补助、走访慰问、树立典型和正向激励相融合,先后划拨党费慰问表扬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