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寨村位于云南省河口县莲花滩乡东部。近年来,石板寨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边境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构建“互嵌共荣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治理新格局,实现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云南省卫生村”“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红河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建强组织体系,筑牢治理根基。坚持政治标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按照“1+1+1+1+N”(确定1个村庄品牌、讲好1个发展故事、提档1个村级阵地、开展1次联村整治、布局N处村间小景)思路,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统一清理规范制度牌匾,打造党建长廊、村规民约墙、“三务”公开栏等设施,建设“感恩亭”“村史廊”“习语步道”“一户一志”心愿墙等10余处人文景观,实现村级阵地从“多杂散”到“精美实”的转变,村庄整体面貌显著提升。

党员培训党课
融合机制创新,激发治理活力。设立“新莲心”书记工作室,建立每周联合办公、每月主题活动、每季研讨、年度考评的工作机制,搭建党群沟通和议事协调平台。推行“干部大遍访、群众大检验”的“112234”工作法,即:优化1个联村(社区)干部责任网格、推行1个联合办公日、实行2项干部走组访户工作机制、建立2个民生工作落实提效库,开展干群同做3件事、启用群众考评干部4检法,推动干部下沉走访、问题一线解决,收集并办结民生需求300余项,群众满意率达100%,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
优化民事民议,增强自治能力。健全“村民代表大会”“户代表会议”等议事决策机制,组建小组议事会,推动村务由“干部定”向“群众议”转变。开展“庭院会”“板凳会”等民情恳谈活动,引导村民主动提问题、提建议、提办法,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良好氛围。在村内道路修建、环境整治、产业开发等事项中,群众参与度和支持率显著提高,真正实现“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经群众议提,该村村委会公建投入不足的“老”问题得以纳入项目规划予以实施。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重大事项
育强产业支撑,拓宽致富路径。村党总支领办鼎兴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发展陈皮柑、香蕉、百香果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超7000亩,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积极拓展集体经济路径,与公司合作建设莲花滩乡摩托车驾考点设施建设项目,年增收4万余元;借助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组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队、油锯服务队等专业化队伍,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输出,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和多元增收。

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植技术
弘扬志愿精神,凝聚共治合力。继承发扬“无偿捐赠香蕉”抗疫精神,整合党员、群众、巾帼志愿者等力量,组建“守护莲心”志愿服务队,按照“五统一”(统一招募、组织、管理、部署、行动)模式,组建由党员、村民等40余人的“守护莲心—石板寨村志愿服务分队”,打造“群众自治监督队”“法律明白人”等特色队伍,深入各村组开展法治宣传、环境整治、应急救灾等志愿服务。在“摩羯”台风抢险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守护、人人共享”的群防群治良好局面。

村民自愿捐赠香蕉支援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