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口镇:固本培元 打造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来源:河口镇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次数:

    河口镇深入贯彻落实红河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创建边境小康示范村为抓手,以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特色文化、民俗风情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养、宜业”为一体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城郊村八条半村小组就是全镇打造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一个缩影。 

  城郊村八条半村小组,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勐康县隔河(南溪河)相望,居住着汉、瑶、苗、傣、蒙古等5个民族30户107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2.5%。曾被西方媒体誉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之一的滇越铁路(河口段)穿村而过,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溪河从村旁缓缓流过,整村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旖旎,天然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相得益彰。 

  以组织强为基,党建引领铸牢根基。河口镇党委坚持发挥边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建引领+边境管控+社会治理”,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成立了八条半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党支部,积极探索警、地党组织“党课联讲、活动联过、队伍联管、边防联固”机制。实施“国旗户户飘飘”工程,开展“唱国歌”“走边关”“巡边境”等系列活动,筑牢国门村寨“安全门”和边境安全稳定屏障。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国门意识、国防意识、国土意识、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现如今的八条半村呈现出一派边防巩固、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以文化兴为魂,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建设村史馆(又名:百年滇越铁路文化旅游体验馆),作为记录民俗文化发展、传承滇越铁路文化的重要平台。广泛开展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乡愁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宣传教育。在边境观光栈道旁设立宣传栏,静态展示人字桥、糯租大桥、木花果大花桥、寸轨机车掉头转盘等4个滇越铁路经典工程设计。村内还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守边固边等宣传栏,民族团结特色文化宣传墙体彩绘,小康村标识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巩固了宣传阵地,让村民记住了乡愁,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和价值获得感。 

  以生态美为底,绘就美丽乡村画卷。镇党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认真谋划,精心打造:在南溪河岸和家门口种植乡土绿化树种、花草、地被植物,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村内道路宽阔平整,村民法式风情房屋屋顶修葺一新,新建停车场,改建村小组活动场地、老人活动中心,购置卫生室医疗设备,新增全民健身设施,新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棚,增设垃圾分类箱……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如今漫步八条半村里,满眼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葱茏茂密的绿植、整齐划一的法式民居……房屋依山而建,村民临水而居,环境优美,恰似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又似一幅正在缓缓舒展开来的气韵生动、如诗如画的乡村生活图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以产业旺为本,发展产业强边固边。镇党委通过一体推进八条半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打造以百年滇越米轨文化为主线的特色边境文化旅游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界河漂流驿站码头、生态无边际游泳池、CS真人胶林实战基地、边境观光栈道,尽享“游船逐浪河中走,两国青山伴我游”的乐趣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旅游新体验。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探索“党建+电商”的经营模式,新建农村超市、电商平台,将特色旅游和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独特新颖的网络商品。发展新业态拓宽村民收入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村民发挥强边固边主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