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2023
  • 索引号
    hkxczj/2024-00175
  • 发布机构
    河口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7-23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3201847301000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财政拨款“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有关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国际经济合作、工业和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全县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经济合作、工业和信息化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全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全县国内外贸易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建议,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3.研究拟定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4.执行对外技术贸易、国家进出口管制以及鼓励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政策;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的技术和引进技术的出口与再出口工作。

5.指导外商投资工作,分析研究外商投资情况;参与拟定利用外资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法核准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限制投资和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核准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别规定的重大变更事项;监督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合同、章程的情况;指导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管理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和进出口工作,综合协调和指导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工作。

6.负责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执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指导和监督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等业务的管理;协助制定境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政策,依法初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并实施监督管理。

7.负责管理口岸规划、建设等工作。

8.承担对内外贸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依法对加油站等重点商品、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经常性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9.拟定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0.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组织实施地方性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11.监测分析工业、信息化运行态势并发布有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负责信息化应急协调、无线电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煤炭和电力调度,负责电力行政管理工作和电力需求监管工作。

12.负责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县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按照规定权限负责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

13.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参与协调交通综合运输,负责协调铁路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指导和推进工业物流企业发展。

14.推进工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拟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15.拟定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工作。

16.参与拟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节能工作并组织协调有关工作;研究制定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监督检查民爆产品产销交易活动,实施行政许可初审。

17.指导中小企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18.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有关政策并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组织推进信息技术服务工具、平台研发和产业化;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19.承担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负责协调有关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20.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协调处理军地间、边境地区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

21.承办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行政审批项目,以河口县人民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为准。

(二)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1)着力培育对外贸易新增长点。一是促进对外贸易恢复发展有“新”举措。制定印发《河口县“区县”重点外贸外资企业“白名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纳入企业“白名单”管理21户,设置“白名单”专用停车区,累计协调保障205车次通行;制定《河口县2023年促进对外贸易“扩量增效”措施》,从降费增效、信息互通、通关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台9条措施,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恢复发展。二是市场主体培育有“新”突破。制定《河口“区县”促进消费经济恢复资金全力促外贸发展项目(第一批)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3次,开展口岸收费专题调研,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困难,今年以来新增登记和备案外贸企业67户,新开办边民个体工商户520户。三是挂包挂联贸易重点企业有“新”动作。组织召开服务企业见面例会12次,共收集进出口贸易类问题17个,解决问题16个,持续推进1个,问题解决率94%。开展“外贸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专题培训、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暨RCEP协定知识产权解读专题培训等专题培训3次,以训促战,增强企业运用规则抵御风险的能力。

(2)着力探索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一是聚焦聚力招商引资。“区县”跨境电商产业链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意识,坚持全员招引,强化人人都是招商专员的理念,组建招商小分队,分别到张家港市、深圳市、昆明市,对昆明浩宏集团、昆明交投集团、厦门仪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张家港公司(三三商城)进行走访招引。截至目前,已签订入驻协议35家,其中:物流服务型企业4家,报关服务型企业3家,平台型企业5家,贸易型企业20家。二是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2023年1—8月,累计召开调度推进会6次,现场跟踪督办建设30余次。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项目综合业务大楼、综合业务清关中心、入口配套仓库建设完成。三是推动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有新进展。2022年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建成试运营,通过2个月时间便实现了跨境电商9610、9710、9810等模式通关,并先后与云南致尚科技公司合作设立抖音电商数字运营中心、TikTok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基地、数字赋能中心;与河口县青年创业协会共同设立跨境产业孵化区;引导服务陌贝(云南)跨境电商公司、星河跨境电商公司在越南城建立陌贝(星河)跨境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产业园,组建直播服务团队,开通国际互联网宽带。截至目前,已启用直播间8间,入驻主播20余人(其中有越南主播10人),直播畅销商品为化妆品、服装等,成交单量达1403单,网络销售额70.18万元,截至2023年9月底,跨境电商货物已累计完成86车次,货值达到2548.25万元。其中:9610模式1车次,货值1.95万元;9710模式43车次,货值1379.93万元 ;9810模式42车次,货值1166.37万元。

(3)深化边民互市贸易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用好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河口沿边产业园的开发开放平台政策叠加优势,重点推进“边民互市+金融”改革,创新“边民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边民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信贷服务,给予边民2.4万元/人借贷额度,解决边民参与贸易资金困难;探索药食同源商品通关便利化改革,通过试点企业准入审核,多部门联合对进口药食同源商品进行审批,根据审批证明实施验放的方式,扩大药食同源商品进口及加工。贯彻实施《云南省边民互市贸易操作指引(试行)》《河口县深化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十条措施(试行)》,从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加快实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边民互市”模式等十个方面,规范互市贸易交易、申报、结算流程,指导国内市场主体规范收购加工互市进口商品,通过加工提高互市商品附加值,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投资,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建设“互联网+边民互市”6个应用系统,实施边民互市交易市场降费措施,2023年9月11日全省边民互市现场推进会议在河口召开,激发边民互市贸易活力,促进贸易量稳步提升。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村(社区)为单位、边民为主体的组织架构。设立村(社区)贸易服务中心,以党组织带头+服务一体化+贸易畅通化的管理模式,为边民提供代理服务、为企业提供厂房租赁、劳务派遣等全链条服务,极大提高了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同时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县共有15个村(社区)通过“党建+边民互市+集体经济”等多元化模式,实现年平均增收10万元以上。

(4)切实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加强惠企政策的落实。组织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红河云象有限公司、河口鑫利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需新增贷款用于产业发展;牵头组织红河百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2023年贷款需求。二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协调解决河口鑫磊进出口有限公司、长晟坤源商砼有限公司、云南生物科维有限公司、红河百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唐立特纺织品有限公司等用工、选址、工业盐需求、用电等困难。三是加强工业企业培育。帮助河口静谧工贸有限公司办理注册登记事宜,该公司已于2023年8月在河口注册登记;做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晟达工贸有限公司投产服务工作;跟踪服务重点企业云南尚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智能终端制造设备制造产业项目,力争投产达产后,应纳尽纳。四是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5)抓好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口岸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①推进河口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口岸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履行口岸新职责新使命,推进高水平开放,保障高标准要求,河口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以建设智慧口岸为抓手,围绕口岸通关智慧化、指挥协同可视化、通关服务便捷化、综合管理高效化,全面提升口岸科技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发展大产业、促进大贸易、实现大发展,壮大河口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资源经济。2023年重点推进项目11个,总投资50.08亿元。计划年内完成南溪河口岸联检楼项目、南溪河口岸联检楼信息化提升工程、红河公路口岸北山联检楼内外修缮工程、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工程5个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坝洒监管区项目、河口北山国际货场监管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项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4个项目的建设施工。开展铁路进境综合监管场地、河口智慧口岸建设项目(二期)2个项目的前期工作。

②推进海关指定监管场所建设。为发展壮大河口县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实现河口县边境贸易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在现有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中草药指定进口口岸的基础上,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的公告,规划编制了河口北山国际货场监管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河口铁路口岸进境综合指定监管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照指定监管场地流程向海关给予开展可行性评估和立项申报。通过监管场地申报建设,进一步完善河口公路、铁路口岸功能,实现河口口岸进口货物多元化、高端化发展,延伸了口岸经济链条,带动口岸贸易量、交易值的增加及相关产业发展,为做强口岸物流产业和进出口加工产业奠定坚实基础,提高了河口口岸城市的知名度和招商引资优势,促进中国与越南乃至东盟实现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助力河口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为有效防范与降低进境物品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等潜在风险,提高检验检疫防控能力,筑牢疫病防控防线。目前,河口口岸已获准成为水果、中草药、冰鲜海产品指定进口口岸,实现泰国水果、中药材经河口口岸进口。一是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有新面孔。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口岸实现首次进口商品有泰国榴莲、龙眼,老挝土茯苓、柚子、百香果,越南甘薯,缅甸大腹皮、决明子、莪术等18种。实现自获准泰国进口水果第三国口岸以来首次进口泰国水果,2023年累计进口原产于泰国的榴莲、山竹、龙眼等水果共计4312.7吨,货值1.5亿元人民币。二是中药材进口有“新”突破。依托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积极承接省级药品经营许可权限下放事项,引培中药材经营“新”企业落地河口,目前已落地3户,正在办理资质2户,开展前期工作2户。

(6)着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营造口岸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1.完善口岸协调机构。在现有口岸管理委员会机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口岸工作机制,建立了口岸工作协调机构,由县商工信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常态化推进口岸收费管理、设施设备维护、口岸应急情况处置等相关工作。今年以来召开口岸管理委员会议两次,启动口岸协调工作机制一次。

2.畅通对越沟通联系。一是恢复了河口县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与越南老街省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定期会谈会晤机制,年内共开展双边会谈会晤4次,界桥会谈2次;二是为能够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中越双方指定专人通过致函、微信等方式进行日常联络,处置突发事件时派出专员到各自口岸进行现场调处。目前中方成立了口岸工作专班,正在根据口岸管理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充实中。2023年共解决中越双边企业贸易纠纷5件,函件交流28次。三是推动中越跨境公路运输“重进重出”达成一致意见。河口县积极推动中越双方货物运输“重进重出”模式。7月21日,中国河口县政府代表团,与越南老街省代表团就口岸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会谈,并签订相应会谈纪要,其中双方就推进货物运输“重进重出”模式达成共识。越南方面同意由老街省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牵头推动跨境公路运输“重进重出”改革试点工作。四是探索实现跨境集装箱运输一柜直达。通过多部门联动推动完成泰国进口榴莲集装箱运输一柜直达,4月14日从泰国出发,经越南老街口岸——河口口岸入境,经过整柜换装后发往广州市场,通过换车不换柜,从果园到客户实现“一柜直达”,通过国际标准集装箱装载、正面吊换装,为客户提供了快捷、便捷、经济的“门到门”一站式服务,提升水果生鲜类、跨境电商类等高附加值、时效性要求高的商品通关竞争优势。五是探索实现公路运输跨境直达。梳理《红河州内越南车辆入境流程图》《中国河口—越南老街省文盘货运车辆工作流程图》,通过多部门联动实现运输越南芒果冷链车辆从越南老街途径河口运输至昆明金马水果市场,减少货物换装接驳流程,提高物流时效。

3.加强口岸管理能力。在南溪河客运通道从商工信局、市场局、交通局、住建局抽调工作组建秩序维护专班,配合海关做好进出入境人员、跨境游客秩序维护工作;红河货运通道由县口岸办牵头,口岸执法大队、县交警大队、滇越货场以及外围17家社会停车场共同配合参与,形成联动机制,由口岸执法大队根据车辆出境情况、滇越货场出口区车辆停放情况统一调动出入境车辆有序进场,县交警大队、口岸执法大队在滇越货场北卡口处引导车辆有序进场。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开设《口岸关注》专栏,每天通报进入河口待出境车辆、出入境车辆通行状况,结合口岸实际发布温馨提示,告知各进出口公司、报送公司、驾驶员河口口岸通行现状、车辆出境所采取临时管控措施等消息。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我部门共设置14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内贸发展和市场流通科、对外贸易科、边境贸易科、口岸管理科、电子商务科、涉外投资管理科、工业经济运行科、中小企业服务科、技术创新科、节约能源科(河口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工作办公室、河口县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工业物流与盐务管理科、无线电管理与信息化推进科、行业安全应急监管科。所属单位0个。

(二)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即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纳入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部门2023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与我部门所属单位范围保持一致。

(三)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末实有人员编制46人。其中:行政编制13人(含行政工勤编制4人),事业编制33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15人(含行政工勤人员4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人员0人,非参公管理事业人员31人。

年末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0人(离休0人,退休0人)。年末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34人(离休0人,退休34人)。

年末其他人员0人。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0人,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0人。年末学生0人。年末遗属2人。

实有车辆编制0辆,在编实有车辆0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部门车辆账面数量1辆,账面原值419,059.00元,车辆资产在本单位,实际已划拨给县打私办使用,未办理划拨手续。

第二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没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第三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收入合计19291.5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9288.78万元,占总收入的99.99%;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万元(含教育收费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2.80万元,占总收入的0.01%。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增加16379.01万元,增长562.36%。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16437.64万元,增长576.53%;其他收入减少58.64万元,下降95.44%。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二是本年增加了云南大通关建设、南溪河联检大楼建设项目、北山联检大楼内外修缮、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建设资金等收入。与上年部门其他收入对比,减少58.64万元,下降95.44%。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了自贸区拨入的国际物流仓储区规划设计费59.15万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支出合计19309.8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44.29万元,占总支出的4.37%;项目支出18465.60万元,占总支出的95.63%;上缴上级支出0.00万元,占总支出的0.00%;经营支出0.00万元,占总支出的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万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增加16230.56万元,增长527.08%。其中:基本支出增加230.24万元,增长37.50%;项目支出增加16000.32万元,增长649.03%。主要原因:一是增加引进3个紧缺人才,招录1名公务员及职工工资正常晋升、职务变动等,故基本支出增长;二是本年增加了云南大通关建设、南溪河联检大楼建设项目、北山联检大楼内外修缮、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建设等支出。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3年度用于保障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844.29万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808.35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5.74%;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35.94万元,占基本支出的4.26%。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3年度用于保障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8465.6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9574万元。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为:2022年第三批云南大通关建设奖补专项资金135.69万元、 2022年度第二批中央外经贸支持促进外贸稳中提质项目补助资金232.12万元、河口红河公路口岸北山联检楼内外修缮工程专项资金1120万元、河口海关2022年度政府绩效奖励经费185万元、2022年第三批省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1561.79万元、河口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资金797.15万元、河口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建设项目工程9574万元、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资金3700万元等。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9308.7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99%。与上年相比增加16290.00万元,增长539.62%,主要原因:一是增加引进3个紧缺人才,招录1名公务员及职工工资正常晋升、职务变动等,故基本支出增长;二是本年增加了云南大通关建设、南溪河联检大楼建设项目、北山联检大楼内外修缮、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建设等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990.2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13%。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邮电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

2.外交(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44.6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27%。主要用于职工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死亡抚恤等支出。

9.卫生健康(类)支出105.8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55%。主要用于职工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支出。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12352.8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3.98%。主要用于口岸运行维护、委托业务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5261.7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7.25%。主要用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补助、委托业务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311.1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61%。主要用于其他商业流通事务委托业务费、利息补贴等支出。

16.金融(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42.3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22%。主要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支出。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0万元,决算为3.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43.0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2.47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72.01%,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0.00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00%,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0.00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00%,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0万元,决算为0.96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27.99%,完成年初预算的96.00%,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0.96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万元),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万元。其中: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0万元,支出决算为3.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43.0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2.4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1.00万元,决算为0.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6.00%。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一是因本年度,县委组织的以县委书记为团长的河口县党政代表团出访越南考察学习,即陈跃兵同志因公随团出国(境)越南进行考察学习发生的费用2.47万元;二因上级、外地单位来我单位业务指导、考察和调研学习等公务往来较多,故本年公务接待支出增加。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增加2.87万元,增长512.5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2.47万元,增长247%;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增加0.00万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增加0.00万元,增长0.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0.39万元,增长68.42%。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因本年度,县委组织的以县委书记为团长的河口县党政代表团出访越南考察学习,即陈跃兵同志因公随团出国(境)越南进行考察学习发生的费用2.47万元;二因上级、外地单位来我单位业务指导、考察和调研学习等公务往来较多,故本年公务接待支出增加。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实物量的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1人次。开展内容包括:县委组织的以县委书记为团长的河口县党政代表团出访越南考察学习,即陈跃兵同志因公随团出国(境)越南进行考察学习发生的费用2.47万元。

2.购置车辆0辆。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31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省商务厅(省口岸办)、州商务局、州工信局等督促指导调研、铁路口岸监管、口岸进出口货物运输及通关情况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35.94万元,比上年增加6.75万元,增长23.12%,主要原因是增加引进3个紧缺人才,招录1名公务员,故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增长。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公务接待费等保障机关日常运行的基本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3年末,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资产总额5221.5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153.44万元,固定资产322.01万元(净值),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745.34万元,无形资产0.80万元(净值),其他资产0万元(净值)(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2355.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48.44万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万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万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详见附表12)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3年度,单位政府采购支出总额5.39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5.39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5.39万元,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5.39万元。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3-附表15)。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故《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本文中公开的财政拨款“三公”经费相关数据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相关经费,不含非财政拨款部分。

(四)本文所称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部门决算: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情况编制,反映部门所有预算收支和结余执行结果及绩效等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是改进部门预算执行以及编制后续年度部门预算的参考和依据。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其中: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非税收入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安排的支出。其功能分类范围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等。

四、三公经费:指各部门从年初预算安排用于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用的预算数。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五、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开的形式,使用财政性资金,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法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则是采购政策、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政府采购管理规范的总称。

六、结余结转: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结转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下达但未执行,需按原项目使用用途在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支出部分。地方财政有结余结转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财政超收中大部分用于补助地方,因超收数额到年底才能较为准确预计,且其使用要严格按程序审批,因此有一部分要在年底时才能下达,造成地方财政当年拨不出去,形成结余结转;二是地方财政超收中有一部分资金当年拨不出去,形成结余结转;三是资金已下达,因涉及政府采购等原因暂时无法拨付的资金,形成结余结转。

七、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预算绩效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四个环节紧密相连,即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运用的有机统一,一环扣一环,形成封闭运行的预算管理闭环。

八、转移支付:指货币资金、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的所有权由一方向另一方的无偿转移。转移的对象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指财政资源(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的无偿转移,包括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财政转移支付通常可以分为无条件的财政转移支付(即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有条件的财政转移支付(即专项转移支付)两种。

监督索引号53253201847301111





附件【河口瑶族自治县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部门决算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