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村振兴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0918
  • 发布机构
    河口县扶贫办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3-10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县莲花滩乡嘎拉西沃柑基地退耕还林项目——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典型案例

河口县启动脱贫攻坚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稳定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乡、贫困村全部退出摘帽的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七个一批”精准扶贫的要求,立足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府引导服务,凝聚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加快垦区产业发展,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生活水平,达到脱贫致富。

当前全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面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县林草局利用全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落实生态脱贫政策,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发展特色种养等相关产业。不断提升群众收入水平,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目标,有效实施林业项目建设助增收。狠抓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春秋季营造林项目,推进“林业项目+就业岗位+贫困户”模式,充分调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林业项目建设,增加收入。在部分村推动实施林业龙头企业、森林人家和森林生态村创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促进群众就近务工增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林业资源,理顺林业投资、担保、抵押、贴息等一系列林业投融资体制机制,实施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荒山、荒滩,开展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康养等项目建设,稳定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莲花滩乡地古白村委会嘎拉西小组集体耕地大部分集中在底马坡处,该地海拔高达1100多米,历年交通不便且高海拔无法种植短期作物,无经济来源,历来以种植木薯为主要经济作物,但由于交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农作物的销售,实现不了脱贫致富,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生态扶贫是林草局作为行业部门的特色扶贫政策,2017年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根据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对红河麟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河口县莲花滩乡地古白村委会嘎拉西小组底马坡的轮歇地和木薯地上建设柑橘标准化示范基地,实施退耕还林、提质增效的产业脱贫攻坚。红河麟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2017年开始与农户逐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在莲花滩乡地古白村流转轮歇地和木薯地1956亩,开垦为标准的台地,种植无核沃柑091新品种1956亩,共约14万株。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将其中1956亩耕地纳入2017年度退耕还林项目,共计投资约1320万元。直接带动当地农民73户,340人脱贫致富,其中:建档立卡户49户,244人。预计三年投产,2020年保守估计,按每亩70株、每株15公斤,15.8元/公斤计算,每亩产值16590元,头年试产,扣除10000元的成本,纯利润6590元/亩,平均每户种植26亩,每户纯利润平均171340元/年。

嘎拉西沃柑基地在市场主体与农户增收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带动增收,巩固移民群众脱贫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林业的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生态体系的建设,使林业产业步入持续、稳定、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