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村振兴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457
  • 发布机构
    河口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29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县五道河片区:刻在红河岸边的“幸福模样”

五道河片区排列整齐的楼房

 

    金秋的河口,阳光明媚,微风“热情”拂面。沿326国道走进河口县瑶山乡五道河片区,蓝天白云下,一幢幢楼房整齐排列在红河岸边,村旁的集市人头攒动,村中休闲走廊里纳凉的村民有说有笑,空气中飘来阵阵饭菜香……一派和谐动人的生活图景尽现眼前。

  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住户盘春秀忙着照顾小孩,她的丈夫正在做饭。见记者进来,他们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

  2018年年底,盘春秀一家从10多公里外的牛塘村委会兵坡村民小组搬迁到五道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入住现在100平方米的新居。“我家以前住在山坡上的土房,现在住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套房,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生活舒适又方便。”说起搬到五道河后的变化,盘春秀笑逐颜开。

  五道河村民小组隶属于瑶山乡水槽村委会。2018年,瑶山乡对牛塘村委会兵坡、刺竹两个村民小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抵边安置至五道河,与原有的五道河村民小组共同组建成了五道河片区,现有瑶、苗、汉、壮、傣5个民族319人。

  记者看到,五道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建有居民楼6栋。兵坡村民小组副组长邓保安告诉记者,搬迁到五道河后,按每人25平方米的标准安置住房,村民们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小区楼房,有的就近务工,有的在老家发展经济作物,有的做起了小生意,日子过得都不错。

  搬迁后,怎样让群众安居乐业?同行的瑶山乡党委宣传委员王国龙告诉记者,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思路,当地建设了扶贫车间,依托扶贫车间搭建电商平台,带动安置点群众就近就业80人。同时,引导周边群众和动员搬迁点群众到安置点扶贫车间就近务工,户均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

  河口柠升果业法人盘赢祖在公司里忙着装配柠檬,他说:“现在,公司按照一天一人120元的酬劳聘请附近村民到公司务工,每年用工人数达5000多人次。”在解决用工的同时,公司还向村民收购柠檬,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在香蕉、菠萝、芒果等水果成熟的季节,五道河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每天人来人往,非常热闹。2018年从兵坡搬迁至此的盘正芬看准商机,在市场里租下一间铺面,做起了餐饮生意,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

  记者在五道河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看到,附近的村民把自家的农产品拿到市场里进行交易,产品种类丰富。正熟练地忙活着的盘正芬表示,搬到五道河后,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当地政府又投入500余万元实施了五道河片区村内道路硬化、人畜饮水项目、外立面改造、对外交流文化广场建设等,村内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村庄环境也越来越好,群众的精气神显著提高。

  现在,当地抓住五道河村民小组被纳入云南省第一批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的契机,大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富裕、安宁、美丽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