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0051
-
发布机构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1-12
-
时效性有效
河口县财政局关于财政直达资金使用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一、进展成效
全县收入情况:河口县共收到直达资金16665.15万元。其中按资金性质分为:列入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14152.8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237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40.33万元。按资金来源分为:中央15521.36万元、省级1143.79万元。收到参照直达资金912.5万元,其中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812.5万元,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100万元。支出情况:全县直达资金支出10869.49万元、支出进度65.2%,其中:列入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已支出8357.16万元,支出进度59%;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2372万元,已全部支出,支出进度100%;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40.33万元,已全部支出,支出进度100%。参照直达资金912.5万元,支出进度0。
主要成效:1、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372万元。我县县级财力补助用于统筹三保使用,已使用完毕。加大对基层财力支持力度,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2、边境疫情防控资金1559万元。主要用于隔离留观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疫情防护物资采购、疫情防控社区临时工作人员补助经费、隔离场所租赁费等等费用支出,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强化边境一线防控,及时发现境外输入病例,杜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越境扩散,继续保持零确诊病例、零境外疫情输入病例、零传播的“三零”记录。最大限度减少二代病例发生,稳定边疆人民生产及生活。
3、截至目前,共收到上级下达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242万元,支出1845.11万元,支出进度57%。其中:累计保障城市低保22366户次37503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1465.69万元;保障农村低保5685户次9996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292.68万元;保障城市特困96户次96人次,发放城市特困金10.66万元;保障农村特困377人次,发放农村特困金35.89万元。充分认识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4、此外,收到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436.74万元、就业资金补助60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895.89万元、农田建设补助资金862.06万元等资金,对我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建议
1、支付数据挂接问题: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加强直达资金常态化监督的通知》(红财监发〔2020〕8号)文件精神,要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动态跟踪资金拨付下达情况。但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支付数据接口模块数据存在同步不及时,或者无法自动挂接的情况。需要手动检查挂接,造成系统利用率不高,重复工作的情况。建议:完善系统根据文号及科目自动挂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拨付方式问题:根据红河州财政局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直达资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有关工作的通知》红财库发〔2020〕15号规定“县市财政部门对直达资金要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直达资金到位后,必须通过直接支付方式将直达资金支付至最终收款人”,造成资金兑付工作集中在财政,增加了工作量,兑付单据的审核耗时耗力,导致工作推进慢。建议:将“必须通过直接支付方式将直达资金支付至最终收款人”改为“必须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将直达资金支付至最终收款人”。
3、标识统一问题: 存在指标文件、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三方直达标识不统一的情况,且今年预算管理系统无补打标识模块。建议:同一个指标在指标文件、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直达资金标识保持一致。
4、指标分配问题:在直达资金系统中处理直达资金负指标、分配数据调整时需要把前期已经分配的指标取消记账进行重新修改,会造成支付数据随之丢失,需手动重新挂接,加大了工作量。建议:上级在分配直达资金指标时,减少负指标下达数量;支付数据和指标文号绑定,在重新进行指标分配时支付数据不丢失。
5、直达资金支出进度问题:直达资金中的部分资金是按月发放,如: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优抚对象补助资金等,无法超进度实现支出。建议:在对直达资金支出进度进行考核时,根据不同资金性质进行分类细化。
6、问题:县级财力、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等统筹三保直达资金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中必须要实际操作分配到单位。建议:针对统筹三保部分,不应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中分配到具体单位,直接纳入“统筹平衡户”。
河口瑶族自治县财政局
2021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