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村振兴工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65848-222
  • 发布机构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7-06-01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县“三项工程”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

    

  河口县实施组织固村、队伍强村、产业富村工程,增强党组织政治和服务功能,抓党建促脱贫、抓党建促发展,把村党组织建成凝聚人心、脱贫攻坚、联系服务群众零公里前沿堡垒。 

  组织固村在一线筑牢。一是开展一站式服务强组织。整合村办公资源,修建集农村书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播放站点、学习教育活动室等为一体的服务大厅,全天候向村民开放。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镇为民服务站、村为民服务点,用好管好综合服务台,把业务放在综合服务平台上办理,形成以县为面、镇为轴、村组为点四级为民服务体系。二是制度管事管人促和谐。规范执行村民自治章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制度,鼓励村组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出台制定村民大会议事决议细则、党务村务三公开、村干部责任倒逼、村干部主事日等村规,做到依法治村、制度治村、民主治村、高效治村。三是开展文明情趣活动显活力。结合宜居红河·美丽家园文艺巡演和三下乡活动,充分利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组建篮球队、幸福文艺队,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篮球、拔河、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队伍强村在一线树立。一是用活一支土生土长的村干部队伍。抓实村两委换届选举,真正选举出一届致富能力强、政治意识强、自我要求严的村干部队伍。通过走出去培训+请进来辅导的方式,为村干部充电,提升其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盘活一支乐于奉献基层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伍。加强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的沟通对接,充分发挥村干部主体作用,多次召开碰头会,形成一周一碰头、一月一例会工作模式,探索建立1+1工作机制,即“1名村干部+1名工作队员对各村寨实行划片承包的结对联动工作方法,让各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积极贡献力量。 

  产业富村在一线体现。一是发展渔业产业。采取村党组织牵头,民营企业帮扶的方式,成立南溪镇生态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村集体+村小组+农户的模式,由村民自愿入股,当年合作社所得净利润经由公司与村委会、村小组、全体参股村民进行分红。二是发展土地运作型产业。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引进农业公司上门出租,以获得租金的方式开辟村级集体资金来源新途径,并在公司技术指导下,带动群众创业致富。三是发展果香产业。建立现代化柠檬种植基地,形成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合作模式,统一供种配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经营销售,引领全村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效能化方向发展。四是培育能人带富产业。以明白人、带头人培养工程为契机,依托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农村党员创业互助基金等优势政策,鼓励村级干部带头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涌现出以李兵妹为典型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典型引路、政策扶持、群众跟创方式,提高脱贫致富信心,增加贫困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