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村振兴工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65828-659
  • 发布机构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9-28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县“四个结合”助推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与制度保障相结合河口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研究部署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其列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领导重视,健全机构。成立河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机构;成立县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指挥部,县委副书记任总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长,县发改局局长任执行指挥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机构;成立县易地扶贫搬迁督导检查组,从县发改局、扶贫办、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抽调人员组成督导人员,不定期督导检查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每个集中安置点全面推行双点长制,由县级领导和施工企业经理任双点长,共同统筹协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制定《河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河口县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工作方案》、《河口县易地扶贫搬迁挂牌作战工作方案》、《河口县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方案》、《河口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全面评估核查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

易地扶贫搬迁与守土固边相结合河口县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老街省老街市、坝沙县、猛康县毗邻接壤,国境线长193公里(河界73公里,陆界120公里),除正规口岸外有大小通道32个,边界线无天然屏障,可通行的山间小道纵横交错,枯水季节,部分界河可涉水越过边境。1979战争影响,河口边境一线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弱,是云南省守土固边任务的重要地区,也是脱贫攻坚战的一块硬骨头。

为极大的解决和改善生活在边境一线的贫困人口住房问题,河口县委、县政府下大气力,组织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建档立卡贫困迁入边境一线安置,扎根边境守土固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为搬迁农户解决安全稳固住房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县规划实施了6个边境一线集中安置点,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5933人,同步搬迁人口73253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在确保迁入边境一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稳固住房的同时,全县各行业部门积极制定措施,以资金、教育、技术、产业等方面进行扶持通过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边民互市贸易,让一部分有经营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自主创业脱贫,扩展收入渠道。如:瑶山乡水槽村委会五道河集中安置点安置房一楼均留为商铺,提供给搬迁农户生产经营,带动一部分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并结合四位一体项目,在安置点附近建设了农贸市场,引导、鼓励搬迁户参与边民互市;桥头乡中寨村纸厂口岸集中安置点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和地理位置,向上级部门争取开设了边民互市点,为中寨村桔子出口提供了绿色通道,增加农户的收入。对搬迁户原有的传统种养殖进行扶持,确保搬迁户既易家安居又立业致富,进一步增强边境一线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更好地促进了边疆稳定与和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河口县自觉坚持边境一线综合发力,把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统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文化旅游特色相结合河口县瑶山乡盘王小镇作为全省105个特色小镇创建项目之一,发展整体定位为居住、文化、商业、旅游,以大瑶山、大药山、大健康为主题,着力打造山水养眼、医药养生、文化养心的全省一流民族特色小镇。为避免人为造城,出现空城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我县多次组织工作队员进村入寨,和瑶乡贫困群众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建镇良策,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动员群众入迁小镇,努力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两年来,共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4464人,小镇通过瑶族历史文化、经典民居建筑、古老手工刺绣展示和神奇民族医药体验,拉动了娱乐、餐饮、购物、保安、保洁、物业管理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让搬迁户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河口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导和鼓励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户进城安置,将城镇化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结合起来,把不具备就地解决温饱和住房问题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生活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城镇进行安置。自2017年以来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5491人进行城镇安置,其中45177人进县城安置,80314人进集镇安置。

河口县按照稳得住工作方案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搬迁进入县城农户办理户籍迁移;在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待遇不变特别是加强就业扶持,通过相关部门开展就业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设置等工作,让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