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hkxzfbgs/2025-00033
-
发布机构河口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06-19
-
时效性有效
县政府办开展扶贫实战能力提升学习培训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紧密结合河口县当前脱贫攻坚现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工作方法、典型经验、作风纪律等培训,教育引导扶贫干部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掌握精准脱贫政策措施,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精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内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近期中央和省州召开的脱贫攻坚相关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贡山独龙族群众回信、在重庆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精神,以及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暨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21次、22次会议精神等,重点围绕河口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中的薄弱环节、重点难点,强化针对性政策培训和攻坚能力提升。
二、培训安排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是全体挂包干部,由秘书四科牵头,各科室密切配合,全体挂包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培训。
(二)培训时间。
于5月27日组织全体扶贫干部学习培训,提升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学习能力、实战能力、执行能力,为打赢打好全县脱贫攻坚大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培训方式。
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培训,确保本次扶贫干部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
三、相关要求
为确保我办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全体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这次培训工作,要把培训学习工作当大事来抓,按照应学尽学的要求全员参加培训,实现对挂包干部培训全覆盖。
附件:河口县扶贫干部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培训提纲
附件
河口县脱贫攻坚实战能力提升学习
培训提纲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2018年6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主要包括“六个坚持”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二)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
(三)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一批”
包括: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四)“六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实施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州市党委书记遍访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县市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
(六)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6下团组5次对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讲话。3月7日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同时提出“五要”要求: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七)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统一思想、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要摸清底数,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八)2019年1月17日全州脱贫攻坚大会战视频调度会提出,我州脱贫攻坚大会战要坚决做到“四个聚焦”、打好“五场硬仗”。具体内容是:“四个聚焦”指聚焦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户户清”;“五场硬仗”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
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综合起来看就是,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五个一批”,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一)关于“两不愁”
1.人均纯收入。以2010年扶贫标准不变价2300元计算(2017年可变价为3200元,2018年可变价为3500元,2019年为3800元,2020年为4000元),确保收入有稳定性、持续性项目支撑。
2.有必需的口粮、四季衣服和达标饮水。
(二)关于“三保障”
1. 义务教育有保障。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不失学辍学。
2. 基本医疗有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确保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3. 住房安全有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居住条件,确保住上安全住房。住房安全指农房要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基本要求,应保证其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三、贫困退出和巩固要求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19年31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的通知》,明确了最新调整的退出程序和标准,包括贫困县退出的“三率一度”考核指标、贫困村退出7条指标、贫困人口脱贫5条指标,同时强调严格落实巩固脱贫成果的“20条要求”。
(一)贫困人口退出(5条指标)
1.人均纯收入方面,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达到不愁吃、不愁穿。
2.住房安全方面,住房遮风避雨,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3.义务教育方面,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因贫失学辍学。
4.基本医疗方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符合条件的享受医疗救助。
5.饮水安全方面,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达到规定标准。
退出程序: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由村“两委”商议,在村内评议公示无异议后,乡镇核查公告,县审定销号退出。
(二)贫困村退出(7条指标)
1.贫困发生率方面,贫困发生率低于3%。
2.交通方面,建制村到乡镇或县城通硬化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建制村通硬化路原则上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路面标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弹石路面、整齐砼预制块路面。
3.电力方面,通动力电。
4.广播电视方面,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9%以上。
5.网络宽带方面,网络宽带覆盖到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
6.医疗设施方面,有标准化卫生室。
7.活动场所方面,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
退出程序:村申请,乡镇审核,县市审定公告无异议后,由县市政府批准退出,并报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三)20条巩固要求
为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要严格落实中央各项要求,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1.贫困人口。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
2.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饮水安全。加快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稳定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
4.住房安全。4类重点对象100%完成危房改造,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
5.产业扶贫。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至少与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
6.就业扶贫。加强技能培训,加大转移就业力度,多种形式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7.教育扶贫。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
8.健康扶贫。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
9.生态扶贫。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优先选聘为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加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推进贫困地区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工程,深化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0.交通扶贫。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
11.电力扶贫。95%以上农户有生活用电,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实施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至全部县城。
12.网络扶贫。实现90%以上建制村通宽带网络。
13.公共设施。建制村建有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
14.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原则,做好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进城入镇安置有劳动能力家庭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
15.农村低保。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符合条件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收入稳定超过脱贫标准。
16.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7.集体经济。鼓励具备条件的村集体,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18.人居环境。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达到1档标准以上。
19.精准帮扶。实现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对建档立卡户全覆盖,贫困户至少享有1项帮扶措施并取得实效。
20.守边固边。全面落实边民补助、住房保障等守边固边政策,改善抵边一线乡村交通、饮水等条件,启动实施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加快推进边境村镇宽带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