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工作动态
  • 索引号
    20240913-170610-566
  • 发布机构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2-07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县“6个工作”法全面启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河口县以202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动员部署会为契机,利用“6个工作”法,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严格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围绕1个目标。围绕2022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不少于22800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不少于3600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6600人)这一目标任务开展工作。将2022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农场),要求各乡镇(农场)围绕各自目标任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抓实“1个精准”。持续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的指导作用,广泛动员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设置培训的项目、班次、时长,采取定岗、订单、定向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努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向技能型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和数据比对,适时掌握劳动力就业服务需求,做到按需送岗,提升就业帮扶精准性。 

  开展“2个鼓励”。一是鼓励引导“能外出,可远行”的劳动力,通过余缺调剂机制,实现县外就业;通过实施“百千万”劳务输出工程,实现省外转移就业,推动农村力转移就业向高质量、高收入地区输出,向逐步致富方向发展,有效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衔接。二是鼓励引导“能外出,但不能远行”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通过统筹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员就地就近就业;通过自贸红河片区重点企业唐立特、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吸纳脱贫劳动力,实现县内转移就业;通过加强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屏边、河口南部六县人社局、元阳尼农门人力公司之间的劳务派遣合作关系精准帮扶实现县外州内就业。截至目前,会同自贸红河片区重点企业唐立特等到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屏边及河口各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招聘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招聘宣传单10000余份,推送岗位1300个招聘人数达2600余人。 

  突出2个重点。一是聚焦重点地区。把国家、省、州重点帮扶乡镇和800人以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作为重点,发挥优势,帮助重点地区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二是聚焦重点群体。脱贫劳动力、低收入家庭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群体,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就业服务。 

  围绕3个阶段抓落实。第一阶段(从现在到春节前),突出一个“稳”字,重点任务是稳岗留工,尽可能把目前在外务工的人员稳在企业、留在当地,减少回流,并在1月初召开动员部署会;第二阶段(从春节到3月15日),围绕一个“转”字,扎实开展大规模、成批次、有组织、高质量地转移输出,抢占先机、争夺岗位;第三阶段(从3月16日至4月10日),做实一个“补”字,持续查缺补漏,对岗位质量不高的加大调剂推送力度、提升就业质量,为家乡的返乡外出务工人员和未就业人员,做好就业帮扶工作。 

  开展4项活动。开展务工人员“大稳岗”、返乡人员“大监测”、岗位信息“大推送”、转移就业“大输送”4项活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安排部署,河口县人社局制定印发了202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工作方案,按照“稳存量、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的思路,全县人社系统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破除“拖、磨、慢、疲、慵、懒、散”等不良风气,定了就算、说了就干,抢时间、抓进度。同时综合考虑河口县疫情防控、强边固防、乡村振兴等系列因素,稳定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依托县域重点企业和工程项目开展定向招聘、定向培训、定向服务、定向输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抓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窗口期”“攻坚期”抓实抓细抓好“百日行动”,努力奋战一百天,确保实现“开门红”,促进河口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