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65511-084
  • 发布机构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4-13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关于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审计调查发现问题整改清单落实情况报告

  根据《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抓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的通知》要求,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高度重视,认真对照问题清单,及时对审计调查中提出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计整改工作总体推进情况 

  (一)推进自贸试验区、跨合区、边合区“三区”融合。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口边合区”)1992年经国务院特区办批准设立的第一批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核定面积为4.02平方公里,在产业定位上,主要发展国际物流、边境贸易、农副产品加工。2019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红河片区”),其中红河片区面积为14.12平方公里,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4.02平方公里包含在红河片区内。2019年10月17日,红河片区管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研究同意,并印发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跨合区河口边合区“三区”融合方案》,于2019年11月5日起,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三区合署办公,并推行红河片区管委会和河口县区县融合的工作方式。 

  (二)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国发〔2019〕25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9〕29号)精神,2019年11月30日,红河片区管委会出台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红河片区管委会(包含边合区)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对28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进四扇门”的改革方式分类推进改革。其中:直接取消审批7项、审批改为备案5项、实行告知承诺51项、优化审批服务220项。同时,省自贸办于2020年6月18日,委托普华永道评估公司对红河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评估工作于2020年6月底全部完成,综合评估结果为合格。截止至2021228日红河片区累计开展“证照分离”改革2556件,其中直接取消审批282项,审批改为备案568项,实行告知承诺602项,优化审批服务1104项 

  (三)扎实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基础上,红河片区管委会出台了《红河片区(河口县)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红河片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载明各单项行政许可证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并推行“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办理、一同踏勘、一网审批、一证准营、一同监管”的“八个一”模式,持续提升企业经营审批效率,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红河片区管委会于2021年1月6日首发全省第一本《行业综合许可证》。目前,已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39本,涉及烘焙坊(面包房)、餐饮(饭店)、便利店(超市)、酒吧、加油站等行业。 

  综上所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已在红河片区管委会(河口边合区管委会)全面实施,因此,2019年省政府审计发现河口边合区未独立开展“证照分离”改革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开展“证照分离”改革。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改革方式分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按照中央、省、州安排部署,不断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范围,加快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二)不断压减企业开办办理时间。进一步整合企业注册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账户开户等审批流程,推行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办理”,努力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 

  (三)持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进一步扩大“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范围,将更多的行业纳入“一业一证”改革,加快实现行业全覆盖。持续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材料、压减审批时限,全面提升审批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