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hkxczj/2025-00628
-
发布机构河口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6-26
-
时效性有效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河口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县级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的通知》(河财〔2024〕168号)文件精神,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工作专班,对2023年度单位项目支出的管理、使用及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内容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现将评价情况报告以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共河口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河口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加强代表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23年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实施项目共12个,其中:2个项目财政未下达指标,分别是人大代表履职经费33.6万元、人大会议经费15万元,已下达指标金额为110.27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105.57万元。
1.项目立项背景
项目1: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派驻点工作经费-绩效工作经费
主要用于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工作经费,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正常开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项目2: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生活补助经费-绩效工作经费
主要用于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生活补助按时发放,保证乡村振兴工作正常开展,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项目3:人大业务经费-绩效工作经费
主要用于保障机关工作正常运转,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项目4:人大代表履职经费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开展好代表调研、视察、考察活动,认真撰写代表建议,为全县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保障代表履职活动经费、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
项目5:人大会议经费
主要用于人大的召开,会议费开支范围包括会议住宿费、会议餐费、交通费(指会议接送费)、办公用品费、文件印刷费、医药费、会议室租金等。
项目6: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需经费
确保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
项目7: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需经费
确保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
项目8:2023年人大代表履职活动经费
主要用于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通讯、交通等费用补贴,以及为代表提供学习资料等开支。
项目9:2023年人大履职能力提升专项经费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推动人大工作全面发展
项目10:人大履职能力建设专项经费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推动人大工作全面发展。
项目11: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办公经费
主要用于机关工作正常开展,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提高办会、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保障机关工作正常运转。
项目12:布依学研究会传统文化活动经费—林国才切块经费
计划在2023年3月份举办一期布依族弦子花歌、二胡花歌和木叶花歌培训班。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项目1: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派驻点工作经费-绩效工作经费
用于保障工作队员派驻点工作经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需要,切实做好“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5项职责任务。指标值为20000元,实际完成10000元,调指标10000元到业人大业务经费-绩效工作经费中的差旅费。
项目2: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生活补助经费-绩效工作经费
确保驻村工作队员生活补助落实到位,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需要,切实做好“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5项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落实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作贡献。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指标值为66000元,实际完成50150元,调指标15850元到人大业务经费-绩效工作经费中的差旅费。
项目3:人大业务经费-绩效工作经费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充分发挥县人大专工委(室)的基础性作用,落实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作贡献。保障机关日常办公所需,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保障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工作正常运转,提升人大履职能力。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指标值为382000元,实际完成407850元,分别从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生活补助调整指标15850元、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派驻点工作经费调整指标10000元、档案达标经费45000元、平台租车费9150元,共80000元,用于差旅费;平台租车费调指标9150元用于差旅费、3235元用于调研、接待费。
项目4:人大代表履职经费
把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代表工作,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积极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特点和优势。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等制度,进一步密切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认真组织代表视察和调研,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和渠道。发挥代表活动阵地作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室)开展活动,实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加强代表履职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健全代表退出和增补机制,不断深化代表履职服务管理。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依法向社会公开代表建议及其办理情况,表彰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和个人,增强议案建议办理实效。深入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加强对代表的监督。根据代表变动情况,适时开展代表补选工作。指标值为336000元,实际完成0元,财政未下达指标。
项目5:人大会议经费
确保人大胜利召开。保障会议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指会议接送费)、办公用品费、办公耗材费、文件印刷费、医药费、会议室租金等经费支出。会议期间,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作贡献,把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列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将对人大代表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包括履职所需的理论知识、考察学习等。指标值为150000元,实际完成0元,财政未下达指标,重新录入项目。
项目6: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需经费
保证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指标值为124406元,实际完成124256元,由于单价浮动,剩余150元未支付。
项目7: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需经费
确保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指标值为62715元,实际完成62715元。
项目8:2023年人大代表履职活动经费
主要用于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通讯、交通等费用补贴,以及为代表提供学习资料等开支。指标值为74400元,实际完成74400元。
项目9:2023年人大履职能力提升专项经费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推动人大工作全面发展。指标值为197000元,实际完成151594元,剩余45406元,工作正在开展中。
项目10:人大履职能力建设专项经费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推动人大工作全面发展。指标值为56203元,实际完成56203元。
项目11: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办公经费
主要用于机关工作正常开展,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提高办会、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保障机关工作正常运转。指标值为110000元,实际完成110000元。
项目12:布依学研究会传统文化活动经费—林国才切块经费
在2023年3月份举办一期布依族弦子花歌、二胡花歌和木叶花歌培训班。指标值为10000元,实际完成10000元。
3.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项目资金实际到位110.27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实际支出105.57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95.74%,具体详见附件2。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2。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相关方职责分工、管理流程、组织实施、制度建设情况等。
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按照程序进行审批,实行项目专项管理。对于重大的业务和重大资金支出事项,实行党组会议研究决策决定。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督促,年终开展项目监控自评,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标。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强化支出责任,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对项目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践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2)通过财政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评价其项目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资金使用成效,及时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完善项目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3)促使项目承担科室及项目分管领导,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及时调整和完善单位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绩效评价的对象及范围。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实施的项目共12个,纳入2023年绩效自评项目共12个,实际支付项目资金105.57万元,绩效评价的范围占总项目的100%。具体情况见附件2.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公正。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地反映。
(2)统筹兼顾。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3)激励约束。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4)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绩效评价依据
(1)《河口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绩效运行监控工作的通知》(河财2023-198号);
(2)《河口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县级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的通知》(河财〔2024〕168号)
(3)其他相关资料。
3.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及项目实际情况,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分别设置产出、效益和满意度等指标,具体详见附件2: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度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4.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确定的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
(1)比较法。是指将实施情况与绩效目标、历史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情况进行比较的方法。
(2)因素分析法。是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部因素的方法。
(3)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判的方法。
5.绩效评价标准。
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分标准,其中包括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定性标准采用两段评分法和分段评分法,定量标准主要针对项目完成情况按百分比计算得分。
绩效评价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级评价指标得分加总。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6.绩效评价抽样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实施项目共12个,抽样项目12个,抽样比例为100%。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预算绩效工作顺利推进,我单位在2023年初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对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实施、评价等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
2.组织实施。
按工作要求,财务室作为资金管理部门全面负责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并根据《河口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县级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的通知》(河财〔2024〕168号)文件要求,及时收集资料并确定评价对象。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结果运用、及时纠偏”的原则,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工作。
3.分析评价。
我单位按照绩效管理工作制度,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指标体系、单位收集的资料以及实地调查的情况,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打分评价,并撰写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实施的项目大部分指标已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经自评,各项目平均得分97.56分,评价等级为“优”。各项目具体得分情况详见附件2: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绩效目标均完全实现。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1. 项目立项
(1)立项依据充分性:项目立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项目立项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项目立项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项目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符合中央、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原则。
(2)立项程序规范性:根据《河口瑶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部门预算批复的通知》(河财〔2023〕26号)资料,项目立项程序规范。
2. 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合理性:项目有绩效目标,且项目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性、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与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3. 资金投入
(1)预算编制科学性:预算编制经过科学论证;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匹配;预算额度测算依据充分,按照标准编制;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2)资金分配合理性:预算资金分配依据充分;资金分配额度合理。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 资金管理
(1)资金到位率:项目预算资金110.27万元全部到位,纳入此次绩效评价的资金110.27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2)预算执行率:项目实际支出资金105.57万元,剩余资金4.56万元,预算执行率95.87%。
(3)会计核算规范性:经查阅相关财务资料,会计核算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记账、报账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未发现存在虚列支出等情况。
(4)资金使用合规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项目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未发现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2. 组织实施
(1)管理制度健全性:通过《红河州基层人大履职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资料,已具有相应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且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该项指标。
(2)制度执行有效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各项目实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
(3)档案管理规范性:项目资金已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管理并及时整理归档。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截至12月31日预算执行支出进度为95.87%。未完成主要原因是: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需经费中,由于单价浮动,会议文件材料印刷(复印)纸剩余150元未支付、2023年人大履职能力提升专项经费正在开展中,剩余45406元未支付。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1.通过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派驻点工作经费-绩效工作经费项目的实施,保障了本单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工作经费,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正常开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2.通过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生活补助经费-绩效工作经费项目的实施,保障了本单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生活补助按时发放,保证乡村振兴工作正常开展,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3.通过人大业务经费-绩效工作经费项目的实施,保障了机关工作正常运转。
4.通过人大代表履职经费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开展好代表调研、视察、考察活动,认真撰写代表建议,为全县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保障代表履职活动经费、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
5.通过人大会议经费项目的实施,规范有序、高质高效做好会议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6.通过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需经费项目的实施,规范有序、高质高效做好会议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7.通过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需经费项目的实施,确保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
8.通过2023年人大代表履职活动经费项目的实施,加强代表服务和保障,强化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提升“人大代表之家” 、“人大代表工作站”,完善建成“人大代表联络室”,为组织代表进站(室)开展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切实提高代表建议“解决率”和“落实率”,激励人大代表认真履职。
9.通过2023年人大履职能力提升专项经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推动人大工作全面发展。
10.通过人大履职能力建设专项经费项目的实施,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促进“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使“人大代表之家”成为基层代表学习培训、联系群众、开展活动、履行职责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推动全州人大工作全面发展。
11.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办公经费项目的实施,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提高办会、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保障机关工作正常运转。
12.通过布依学研究会传统文化活动经费—林国才切块经费项目的实施,在2023年3月份成功举办一期布依族弦子花歌、二胡花歌和木叶花歌培训班。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高度重视,管理规范。
单位内部各委办公室高度重视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单位主要领导牵头组成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增强项目规范意识、完善项目管理工作,有效确保了项目的管理规范。
(二)制度完善,监督有力。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项目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加强监督力度,确保项目能顺利、规范、有序地实施。
(三)规范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实施过程。
在前期立项时,及时总结上一年度实施经验,优化调整指标体系,最大程度量化、细化各项指标,明确各项指标的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各项指标按时完成,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预算支出进度较缓慢。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工作因资金到位晚未能按计划如期开展。
(二)对项目绩效管理意识不足。 目前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相关的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管理监控、绩效档案的管理方面集中在财务室,具体项目实施的工专委(室)对项目绩效的参与度不高、认识不到位。
七、有关建议
(一)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明确、细化责任分工,制定项目完成时间表,促进各项工作按时完成,督促各项目执行部门及时完成项目资金结算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加快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强化项目绩效管理意识。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体制建设,加强对干部职工预算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树立干部职工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强化对项目实施的委(室)对项目绩效的参与度,切实强化项目绩效管理。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