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kxczj/2025-00611
  • 发布机构
    河口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7-24
  • 时效性
    有效

中国共产党河口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深化重要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统筹配置各类机构编制资源,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体制机制保障。

根据《河口瑶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部门预算批复的通知》(河财〔2023〕22号)文件,县财政局下达县委编办2023年单位经费预算203.89万元,均为本年本级财力安排。

(2)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县委编办支出安排情况:基本支出安排190.69万元,县本级项目支出13.2万元,合计支出预算数203.89万元。

①基本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度部门支出预算中共安排县本级部门基本支出共计190.69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78.4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2.23万元。

②项目资金安排情况

县本级项目预算安排资金共计13.2万元,13.2万元全部为绩效工作经费。

(3)部门决算情况

①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县委编办财政收入187.76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3.99万元,合计2023年收入决算数191.75万元。

2023年县委编办基本支出174.84万元,项目支出14.55万元,合计189.39万元。

②决算项目情况

2023年县委编办决算项目共计5个,到位资金共计14.55万元,支出共计14.5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具体明细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县委编办根据行业中长期规划、部门职能职责和部门年度事业发展规划和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编制年度绩效目标,将年度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符合要求、绩效指标明确。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2023年由县委编办综合科牵头,相关科室配合,共同组织开展了县委编办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填写了中国共产党河口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并上报县财政局部门预算管理科室。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订);

2.《河口瑶族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河财〔2022〕181号);

3.《河口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河口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河财〔2016〕74号);

4.《中共河口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河口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河室字〔2019〕8号);

5.《河口瑶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部门预算批复的通知》(河财〔2021〕54号);

6.决算报表、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等资料;

7.其他相关依据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审阅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

1.审阅资料法。审阅县委编办提供的“三定方案”、预算申报、执行、部门履职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和数据,形成对县委编办职能职责、管理范围、重点任务工作和部门组织管理情况等基础情况的了解,并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为制定符合部门履职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奠定基础。

2.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抽取县委编办预算配置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情况和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选取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项目支出明细、项目相关管理制度、项目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项目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3.比较分析法。依据下达的预算,对照项目实际完成内容,评价实际实施内容与批复预算的完成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执行;依据项目资金计划文件和凭证,评价项目资金下拨、到位及使用情况;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设置4个一级指标:投入、过程、产出、效果;11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35个三级指标,详见附件2。

绩效评价指标制定过程如下:

①合理配置专业人员。为科学合理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我公司抽调具有丰富绩效评价经验的技术骨干,组成前期工作组,严格按州财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工作。

②对比分析确定一、二级指标。通过审阅部门自评报告、部门职能职责、部门绩效目标、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确定四个一级指标(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的权重以及二级指标的内容和权重。

③充分研究部门资料确定三级指标。通过反复与被评价部门沟通,对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和整理归纳,结合部门的特点、部门自评指标体系、县级预算管理部门相关文件和部门内控制度等文件,研究修订三级指标的内容和权重。

④与评价对象沟通。为保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完成后,我们充分听取被评价部门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报县财政局。

⑤试点修改。为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我们将选择试点单位对该体系进行评价试点,通过试点分析各级指标评价数据是否可取、评价依据是否充分,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合理等,进一步修改完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开展实地抽样评价工作。

2.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

一级指标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分值权重分别为:15%、20%、35%、30%,二级三级指标详见附件2。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采用相对应的评分原则,一般以实现程度的百分率表示,或者以具体完成情况定性标准。

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级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分);良(80分≤得分<90分);中(60分≤得分<80分);差(得分<60分)。

(四)绩效评价抽样

1.抽样原则和评价内容

根据对部门整体情况的分析,在对县本级开展评价工作的同时,依据部门当年重点工作任务或绩效目标工作主要实施主体,选取部分重点支出项目开展评价工作。一方面评价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管理和落实情况,各级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分解和执行情况,部门之间的上下级管理运行机制等;另一方面关注重点项目支出在实际实施中,对上级任务目标和总体绩效目标的支撑作用,是否达到项目支出预期绩效目标。

2.抽样方案

县委编办2023年本级实施项目个数为5个,决算收入金额为14.55万元。拟采取实地评价抽样的方式实施绩效评价,本着选取履行部门重要职能职责的项目、重点项目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项目类型全覆盖和项目实施单位全覆盖的原则,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进行项目抽样时选取了驻村工作人员生活补贴绩效工作经费、县委编办行政业务经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绩效工作经费、编制机构编制绩效工作经费等项目,抽样项目类型全覆盖,抽样资金合计12.28万元占部门项目决算总收入14.55万元的85.6%,抽样项目个数4个占部门项目总数5个的80%。具体抽样项目情况如下表:

表2:项目抽样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到位资金

1

驻村工作人员生活补贴绩效工作经费

1.8

2

乡村振兴绩效工作经费

0.5

3

设备购置绩效工作经费

5.522

4

信息系统维护绩效工作经费

0.5

抽样资金合计

8.322

项目资金合计

14.55

抽样占比

68%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县委编办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0.89分,评价等级为“优”。一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表3: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得分率

投入

15

14.00

93.33%

过程

20

16.39

81.95%

产出

35

34.50

98.57%

效果

30

26.00

86.67%

合 计

100

90.89

90.89%

县委编办基本完成了2023年年度计划工作任务,预算配置和管理基本合理、资产管理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部门职能职责的范围。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结合州委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及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下发了《河口县委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及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并要求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应问题整改工作。

二是指导、配合文化、市场监管、农业部门研究制定印发“文化、市场监管、农业”三支执法队伍改革方案。

三是完成127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工作;完成县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及赋码发证工作;完成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发证工作;完成年度法人公示工作。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县委编办2023年度基本实现预期绩效目标,15个绩效指标中“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改革方案”“机构改革情况”“调研结果”等12个绩效指标已完成,“问题整改情况”“优化职能配置”等3个绩效指标部分完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见下表:

表4: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表

绩效指标名称

指标值

指标实现情况

完成情况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

①组建4个调研评估组;

②完成对4乡2镇4个农场管委会和县级47个党政群机关及10个党委议事协调机构、8个党政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的评估工作。

完成

①组建4个调研评估组;

②完成对4乡2镇4个农场管委会和县级47个党政群机关及10个党委议事协调机构、8个党政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的评估工作。

问题整改情况

①结合州委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及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下发了《河口县委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及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各部门对应问题完成整改

②“双随机、一公开”督查问题整改完成

③完成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部分完成

①结合州委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及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下发了《河口县委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及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各部门对应问题完成整改

②“双随机、一公开”督查问题整改是否完成

③对在省委巡视发现的1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问题已整改完毕,对在中央巡视云南发现的涉及机构编制的3个问题,2个已整改完毕,1个正在整改中

改革方案

指导、配合文化、市场监管、农业部门研究制定印发“文化、市场监管、农业”三支执法队伍改革方案

完成

指导、配合文化、市场监管、农业部门研究制定印发“文化、市场监管、农业”三支执法队伍改革方案。

机构改革情况

①调整优化扶贫工作机构设置,组建河口县乡村振兴局;

②积极选派人员参加2021年换届工作专班,配合组织部调整核定乡镇领导班子职数;

③配合县政务局制定《河口县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任务清单》;

③配合县红十字会制定印发《河口县红十字会改革方案》;

④推动完成河口县自来水厂、质监站国有企业改革;

⑤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

完成

①调整优化扶贫工作机构设置,组建河口县乡村振兴局;

②配合组织部调整核定乡镇领导班子职数各为11名,并印发《关于调整乡镇领导职数的通知》;

③配合县政务局制定了《河口县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任务清单》

④配合县红十字会制定印发了《河口县红十字会改革方案》

⑤完成河口县自来水厂、质监站国有企业改革

⑥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①指导督促全县事业单位开展完成2020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报送工作;

②通过“云南省事业单位随机抽查摇号系统”建立抽查对象名录库,按照不低于抽查对象总数3%的比例对事业单位的公益职能履行、内部运行、年报公开、信息公开等情况开展复查问效。

完成

①指导督促全县事业单位开展完成2020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报送工作。

②2021年抽查了河口县投资促进局等3家事业单位的公益职能履行、内部运行、年报公开、信息公开等情况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日常工作完成情况

①全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家数123家。

②完成县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及赋码发证工作;

③完成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发证工作;

④完成年度法人公示工作。

完成

①完成全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家数127家

②完成县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及赋码发证工作;

③完成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发证工作;

④完成年度法人公示工作。

系统维护

全年完成不少于2次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更新维护工作

完成

全年完成12次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更新维护工作

质量指标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质量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包含机构启动运转、职责履行、机构编制管理等内容

完成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包含机构启动运转、职责履行、机构编制管理等内容。

系统维护频率

更新维护,适时与相关部门核对,口径一致,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完成

实行每月至少一次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更新维护

时效指标

问题整改及时性

①各部门对照《河口县委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及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②“双随机、一公开”督查问题整改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

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优化职能配置

≥90%

部分完成

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其中选择作用非常大的人数为17人,占比为85%

促进机构改革

≥90%

部分完成

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其中选择作用非常大的人数为16人,占比为80%

机构空编率控制情况

较上年减少

完成

2021年全县编制数4397人,年末实有人数4006人,占比为91.11%,2020年编制数为4394人,年末实有人数3955人,占比为90.01%

可持续影响指标

调研成果

①形成《河口县乡镇机构设置及运转情况报告》。

②对全县256个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研,配合省委编办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简易注销登记专题调研,分别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梳理汇总《河口县编制外人员统计表》。

完成

①采用“书面+实地”的方式开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调研,其中实地调研 14 个部门,梳理形成《县委编办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机构编制调研的情况报告》《河口县机构编制调研各部门反馈问题汇总表》

②对全县256个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研,配合省委编办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简易注销登记专题调研,并分别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③结合开展编制外人员专项调查,梳理汇总《河口县编制外人员统计表》并进行动态管理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90%

完成

工作人员满意度为100%,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满意度为90.25%,综合满意度为94.15%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情况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情况,该部分满分为15分,经综合分析,评价得分14分,得分率为93.33%。部门严控在职人员及“三公”经费,重点任务得到保障,但存在绩效目标不全面、量化程度不高等情况。具体如下:

1.目标设定

县委编办根据行业中长期规划、部门职能职责和部门年度事业发展规划和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编制年度绩效目标,将年度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绩效指标,绩效目标基本符合要求、绩效指标基本明确。但存在绩效目标不全面、绩效目标量化程度不高,绩效指标不规范、指标值和指标名称不规范等情况。

2.预算配置

一是严控在职人员及“三公”经费。县委编办核定人员编制12人,2023年实有在职人数11人,在职人员控制率83.33%,在职人员控制较好。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额0万元,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额0万元,“三公”经费控制情况较好。

3.预算管理

一是日常工作管理制度较完善,但未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县委编办制定了《中共河口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内部控制制度》、《中共河口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预算管理制度》等制度,日常相关管理制度健全,但未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

二是基本按要求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此次绩效自评工作按照《河口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河口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河财〔2016〕74号)的要求,成立了县委编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结合年初预算批复及部门特点补充设计个性指标,根据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共置23个三级指标。

三是资金使用合规。县委编办使用的预算资金符合相关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资金专款专用。通过实地评价抽查核实,未发现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四是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县委编办2023年按县财政要求开展了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项目绩效自评等工作。

3.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确保资产安全运行,固定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制定了《中共河口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内部控制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且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县委编办的资产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情况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和产出时效,该部分满分为35分,经综合分析,评价得分34.50分,得分率为98.57%。部门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部门职能职责的范围,履职良好,但实地评价发现中央巡视中的一个机构编制问题未整改完成。具体如下:

1. 机构改革情况:调整优化扶贫工作机构设置,组建河口县乡村振兴局。配合组织部调整核定乡镇领导班子职数各为11名,并印发《关于调整乡镇领导职数的通知》。配合县政务局制定了《河口县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任务清单》。

2.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完成全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家数127家;完成县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及赋码发证工作;完成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发证工作;完成年度法人公示工作。

3.系统维护:全年完成12次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更新维护工作。

4.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质量: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调研评估包含机构启动运转、职责履行、机构编制管理等内容。

5.系统维护频率:实行每月一次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更新维护。

6.问题整改及时性:均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问题整改。

(四)效果情况分析

项目效果情况包括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及满意度,该部分满分为30分,经综合分析,评价得分26分,得分率为86.67%。部门工作的开展对优化职能配置、促进机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如下:

1.社会效益

(1)优化职能配置。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其中认为县委编办工作对优化职能配置起到促进作用的人数占比为85%。

(2)促进机构改革。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其中认为县委编办工作队促进机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的人数占比为80%。

2.可持续影响

一是聚焦各部门突出存在的机构编制管理问题,明确11个调研提纲,采用“书面+实地”的方式开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调研,其中实地调研 14 个部门,梳理形成《县委编办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机构编制调研的情况报告》《河口县机构编制调研各部门反馈问题汇总表》。

二是对全县 256 个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研,配合省委编办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简易注销登记专题调研,并分别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三是结合开展编制外人员专项调查,梳理汇总《河口县编制外人员统计表》并进行动态管理。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对县委编办部门人员、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2份,其中县委编办部门人员12份,其他部门工作人员20份,综合满意度为94.15%,其中县委编办部门人员满意度100%、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满意度90.25%。

一是对县委编办部门人员。本次问卷调查中,100%的被调查对象对本单位的职能职责全部了解,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划分非常清楚,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对全县机构编制工作统筹规划布局科学、切合当地实际;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改革工作安排合理,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与县委编办各科室协作(含文件信息传递)沟通顺畅高效,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对各项重点工作计划能全面执行,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工业和信息化局部门管理制度得到全面执行,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工业和信息化局在信息公开方面(如党务、政务、办事程序、财务公开等)做得非常好;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部门紧抓前期目标编制及预算编制工作、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且认为部门绩效结果落到实处;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总体工作达90分以上。

二是对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对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中,8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近年来机构改革工作对优化职能有促进作用非常大,25%被调查对象认为促进作用一般;8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开展事业单位、乡镇的调研工作对今后的事业单位和乡镇改革工作的促进作用非常大,2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促进作用一般;7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对全县人员调动和安排非常合理,3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基本合理;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办公效率高;80%的被调查对象对县委编办的办事效率满意,2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的办事效率一般;5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总体工作达90分以上,4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县委编办总体工作未达90分。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认真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年初预算工作目标、加强预算资金的管理使用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有效措施。

二是合理构建绩效工作经费预算框架。合理有效地使财政资金能及时发挥效益。

三是严格按照县财政局要求填报绩效目标表,明确支付的项目、金额、数量等内容。

四是合理分配本年度绩效工作经费,做到不超支不乱支。规范经费使用程序,是对资金进行监管控制的有效手段。

七、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1.预算绩效目标及绩效指标填报质量有待加强

一是绩效目标不全面。编制的绩效目标未包含效果和满意度等方面的绩效目标。

二是绩效目标量化程度不高。编制的绩效目标主要为定性描述,未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量化绩效目标,编制量化、可衡量的预期产出及效果目标。

三是个别三级指标名称不规范。如设置的可持续影响指标“规范机关、群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指标名称为一段话。

四是个别三级指标名称和指标值不匹配。如社会效益指标名称为“规范机关、群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指标值为“有效办结率达100%”,指标名称和指标值不匹配。

五是个别三级指标未量化,如设置的产出质量指标“完成县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及赋码发证工作;完成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发证工作;完成年度法人公示工作。”,指标值为“完成”。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项目实施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还未深入,预算绩效管理主体意识不强,项目实施单位未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加强预算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的有效管理模式,绩效管理工作大都为被动应付,存在被财政推着走的情况。二是项目实施单位内部协调机制不完善,二是绩效管理工作主要由综合科牵头完成,各相关业务科室积极主动性不够,未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提高项目实施效益的主要事项。

2.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健全性不足

县委编办未结合河口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河口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河财发〔2020〕323号)制定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二)预算编制不准确

1.预算调整率高

根据县委编办2021年决算报表,县委编办2021年部门预算收入决算数146.30万元(不含上年结转结余资金3.30万元),2021年预算批复部门收入预算数187.95万元,预算调整数33.46万元,预算调整率达17.18%。预算调整主要原因:一是调整项目支出1.68万元,其中新增涉密信息系统维护费0.5万元,新增驻村工作人员绩效工作经费0.5万元,新增驻村工作人员生活补贴绩效工作经费0.92万元,新增县委编办行政业务经费3万元,调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绩效工作经费0.26万元,调减机编办机构编制绩效工作经费2.98万元;二是年中调整减少人员经费43.34万元;三是其他收入(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8.20万元。

4.预算执行进度慢

县委编办2021年州本级预算执行进度不符合《省本级预算执行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根据该考核办法项目支出和专项支出一季度末20%、上半年60%、三季度末80%、11月末95%,但县委编办截至2021年11月末预算执行进度为83.07%,未达到95%的,主要原因部分费用于12月列支。

八、建议

(一)增强部门绩效管理意识,认真落实主体责任

1.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

(1)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编制完整、准确量化可考核的绩效指标

一是编制完善的年度绩效目标。项目年度绩效目标应根据对应的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编制,与项目年度实施内容预期产出及效果相关,全面完整反映项目的预期产出和效果。

二是设置完整、准确、量化可考核的绩效指标。根据编制的绩效目标梳理绩效指标,对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全面完整反映绩效目标;规范绩效指标的填写,严格按照绩效指标编制的相关要求,正确编制绩效指标名称、指标值、度量单位等,同时明确绩效指标值,具有考核性、可衡量性;根据项目实施预期产出及效果编制对应的绩效指标。

(2)加强绩效目标基础管理工作

一是建议部门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审核机制,每年预算申报前按照财政预算编制要求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对于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改、完善,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项目遴选排序、安排项目实施单位预算申报资金的重要依据。

二是提高绩效目标编制人员水平。对编制绩效目标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编制绩效目标审核的要求,并提供绩效目标编制模板,加深编制人员对绩效目标的理解,掌握编制方法,规范填写绩效目标、绩效指标、指标值、度量单位、指标类型等,切实提高绩效目标编制水平。

三是加强部门内部协调机制。落实部门内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提高部门内部财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共同配合完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2.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根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制定出台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运行监控管理办法、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绩效目标审核办法等,明确各块工作开展的步骤、方法及要求等。根据财政要求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工作,各项工作结束后将评估结果运用到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等过程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性、公开性和公正性,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质量。

(二)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准确性及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积极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加强对预算的认识;提前安排预算编制时间,提早开展预算编制准备工作,延长预算编制的时间,并调动全员参与预算编制积极性,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水平;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充分了解预算年度人员及业务的发展情况,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预测单位经济发展趋势、提高资金效益。

二是年初预算申报时,分析上一年度结转结余原因,按年度项目预期完成情况申请财政资金,避免出现资金到位与项目实施进度不匹配的问题,导致资金等项目,未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强化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结合部门预算管理实际,建立健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对于结转资金(即当年预算已执行但工作目标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应按要求将相关资金预算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对于净结余资金(即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应及时完成相关清理或退回工作,避免占用财政资源。对于年度内新增工作,应在与财政部门沟通确认基础上,优先统筹结余资金进行保障。对于连续年度内存在结余超过20%以上且当年支出进度明显低于时间进度的延续性、经常性项目,应及时与财政部门协商调整、退回相关资金。



中国共产党河口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