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kxczj/2025-00580
  • 发布机构
    河口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7-24
  • 时效性
    有效

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3年度实施项目共19个,项目资金459.9万元。详细项目情况如下:

1、除夕夜焰火燃放活动资金

用于2023年除夕夜焰火燃放顺利进行,资金拨付30万元,全年决算收入30万元,决算支出3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2、焰火燃放活动资金

用于2023年边交会和特色商品交流会顺利开展,资金拨付20万元,全年决算收入20万元,决算支出2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3、应急管理—绩效工作经费

主要用于保障部门正常运转,保障工作正常开展。资金拨付20.76万元,全年决算收入20.76万元,决算支付20.4万元,资金使用率98%。

4、防灾减灾—绩效工资经费

用于防灾减灾督查检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有效控制和减少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事故和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抓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资金拨付1.5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5万元,决算支出1.5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5、乡村振兴驻村生活补助—绩效工作经费

用于保障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生活补助,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开展,营造良好氛围。资金拨付4.24万元,全年决算收入4.24万元,决算支付4.24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6、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经费—绩效工作经费

用于保障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经费。资金拨付1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万元,决算支付1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7、公务用车购置资金

用于购置公务用车,保障全局正常工作运转。资金拨付15.7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5.7万元,决算支出15.59万元,资金使用率99%。

8、生命探测仪专项资金

用于购置生命探测仪,提高搜救工作效率,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为全县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资金拨付31.98万元,全年决算收入31.98万元,决算支付31.98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9、州级农房保险补助资金

用于补助农村居民统一保险,使农户灾后能及时重建家园、恢复正常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资金拨付7.91万元,全年决算收入7.91万元,决算支付7.91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10、2023年河口瑶族自治县农村居民住房统一保险资金

用于补助农村居民统一保险,使农户灾后能及时重建家园、恢复正常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资金拨付10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0万元,决算支付9.65万元,资金使用率96.5%。

11、2023年省级冬春救助补助资金

用于救助2022年度受灾群众,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资金拨付8万元,全年决算收入8万元,决算支付8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12、2023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用于做好灾区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医疗等基本生活救助,维护社会稳定。资金拨付171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71万元,决算支付171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13、省级防汛应急救灾资金

用于租赁防汛叫应、调度系统、购买防汛救灾物资。资金拨付10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0万元,决算支付2.7万元,资金使用率27%。因资金收到时间较晚,计划采购物资并已通过正常采购程序,但年底工作较多合同未签订物资未验收并未进行支付。

14、灾害事故预防专项资金(2022年结转资金)

用于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积极发挥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使民众更加注重预防防灾减灾,减少灾害损失。资金拨付8.65万元,全年决算收入8.65万元,决算支付2.2万元,资金使用率25%。

15、2023年灾害事故预防专项资金

用于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积极发挥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使民众更加注重预防防灾减灾,减少灾害损失。资金拨付15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5万元,决算支出0万元,资金使用率0。但由于上年结转资金未使用完,优先使用上年资金,今年的资金未使用。

16、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用于做好灾区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医疗等基本生活救助,维护社会稳定。资金拨付128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28万元,决算支付0万元,资金拨付0%。

17、2023年州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用于做好灾区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医疗等基本生活救助,维护社会稳定;及时足额发放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安全温暖过冬。资金拨付6万元,全年决算收入6万元,决算支出0万元,资金使用率0。此资金为救助2023年冬至2024年春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受灾严重的人员,故结转至2024年继续使用。

18、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经费(2022年结转资金)

用于开展普查对象清查工作,购买宣传材料。资金拨付1万元,全年决算收入1万元,决算支付0万元,资金拨付0%。风险普查工作已结束,但因结果未验收,所以暂时未支付尾款。

19、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经费

用于开展普查对象清查工作,摸清普查对象的数量,分布和规模,开展全面调查工作,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开展调查数据核查、汇交等工作。资金拨付5.16万元,全年决算收入5.16万元,决算支出0万元,资金使用率0。风险普查工作已结束,但因结果未验收,所以暂时未支付尾款,结转至2024年支付。

(二)项目绩效目标

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应急”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计划,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队伍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各项工作。通过加强对绩效工作经费的合理使用,推动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风险防控责任有效落实、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各类自然灾害有效处置、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财务管理制度》制度,进一步对报账流程、公务卡还款、政府采购、决算管理、资产购置、使用、清查、维修、处置等业务层面的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对单位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建立起制衡机制,做到了分事设权、分岗设权、分级设权,规范内部权力运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2、积极组织开展2023年度项目预算执行监控及绩效自评工作。为加快实现预算立项评价前置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性、公开性和公正性,对2023年度部门预算项目及上级对下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全程跟踪,成立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项目自评,并撰写自评报告。通过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严守财经纪律,依法预算执行。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程序进行审批,专款专用。实行项目专项管理,对于重大的业务和重大资金支出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策决定,各项目顺利开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严格执行预算法,强化支出责任,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对项目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践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2、通过对2023年财政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评价其项目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资金使用成效,及时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完善项目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3、促进项目主管科室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对象和范围: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3年度实施项目共19个,项目资金459.9万元。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公正。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地反映。

(2)统筹兼顾。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3)激励约束。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4)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绩效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3、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比较法,总分由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形成。综合绩效评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投入预算执行率10分、产出指标分值50分、效益指标分值30分、满意度指标分值10分。本次绩效评价结果共分为4个等级:综合得分在90~100分(含90分)为“优”;综合得分在80~90分(含80分)为“良”;综合得分在60~80分(含60分)为“中”;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为“差”。

5、绩效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用于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成立绩效评价领导小组;

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收集相关资料;

4.分析资料、汇总评价数据;

5.填写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绩效自评得分95分,评价等级为“优”。一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表1:绩效自评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得分率

投入

10

7

70%

产出

50

48

96%

效益

30

30

100%

满意度

10

10

100%

合 计

100

95

95%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措施落实,以严格监管执法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2023年共安排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19个项目,各预算项目立项依据基本充分,均设定了各项目绩效目标,每一具体项目都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撑,资金配置均有明确的测算依据。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项目管理方面。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项目均为经常性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完善,设立了工作计划、 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工作总结等环节,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规定流程开展工作,具备完整的规范和保障制度。

2、资金管理方面。建立了基本能全面覆盖的管理制度,并通过管理制度进行了明确的权责划分,严格执行项目申报制,立项评审、监督检查。制定了《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的预算编报、预算执行、审批权限、资产管理、报销流程等作了细致规定。对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和管理、监督、评价等和项目资金的使用有明确的管理措施,执行项目立项、审批、资金使用等有严格的规定程序和手续,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反映出部门职能职责履行良好,完成部门年度计划主要任务,但存在个别项目未完成的情况。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反映出部门履职效益明显,通过加强对绩效工作经费的合理使用,推动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风险防控责任有效落实、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各类自然灾害有效处置、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统筹、细化工作安排部署;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工作,并在监控、评价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路清、制度严、落实好。

(二)强化指标库建设,科学全面。结合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规划、年度绩效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等情况,建立涵盖部门职能职责的、科学的绩效指标库,并持续优化调整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不能量化考核的问题。

(三)强化运行监控,纠偏防错。采用目标比较法,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绩效实现情况与预期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对目标完成、预算执行、组织实施、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绩效目标执行偏差和管理漏洞,采取分类处置措施予以纠正,确保预算资金安全有效,保障省、州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目标如期实现。

(四)强化结果运用,约束有力。将绩效运行监控结果、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年度项目安排、对下转移资金分配、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完善指标库,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将评价结果运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绩效评价在指标设定上存在偏离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绩效设定理解还不够细致,未统筹考虑全局的工作。

2、9月30日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和11月30日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缓慢。主要原因:一是对下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县市优先使用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再使用当年核拨资金,导致本年预算执行进度缓慢;二是部分中央、省级对下转移项目经费下达时间晚于9月30日,下达时间晚,影响执行进度;三是县级项目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缩部门预算项目资金,导致预算执行率较低。具体情况详见《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河口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