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70828-702
-
发布机构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8-01
-
时效性有效
“六+”模式夯基础 政务服务再提速
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河口县始终坚持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推行“六+”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让“关切事”办成“省心事”。
党建+政务,让政务服务有态度
牢固树立“围绕政务抓党建,抓好党建强政务”的服务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政务服务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政务”工作模式,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认真开展 “服务之星”“党员先锋岗”等评选活动,在党员窗口摆放“党员先锋岗”铭牌,通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主动靠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家人式”贴心服务。
一门+一网,让政务服务有广度
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线下依托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全力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目前,共进驻36个部门1095项事项,并提供水、电、金融、公证、法律等增值服务;线上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坚持“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原则,全力构建网上办事大厅,企业群众通过互联网就可申办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受理、网上办理”,让更多事项“一次不用跑”。目前,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率达98%以上,全程网办率比例达85%以上。
集成+一证,让政务服务有速度
聚焦“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改革,从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推出“我要开餐馆、我要开酒店、我要开美容美发”等48个主题项目及21个“一业一证”行业,对一个行业涉及事项审批条件进行标准化集成,推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变“多窗跑”为“跑一窗”,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办理时限、跑动次数大幅减少。如开超市行业,改革后跑动次数由原来的6次压减至1次,审批时间由原来的8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压缩率分别为 83%、63%。
上门+帮办,让政务服务有温度
秉持温馨贴心的服务理念,建立上门、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印发《关于成立河口沿边产业园区河口片区审批服务工作专班的通知》《河口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工作制度》等制度,开展“上门+帮办”服务。组建审批服务专班,为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提供主动上门、提前介入、免费帮办、联合办理等服务,全程为企业护航推进各环节审批,以保姆式“一对一”服务增强企业投资信心。2024年以来,已为18户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企业提供上门、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
政策+直播,让政务服务有亮度
推出“直通自贸区”专题节目,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用企业群众看得到、听得懂的方式,介绍惠企政策、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对企业关注的重点、热点政策进行专题宣传,提升惠企政策知晓率与受惠面,节目播出后得到经营主体点赞好评。
评价+督办,让政务服务有厚度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依托“好差评”系统、网上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在大厅常态化设置意见箱、“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置调查问卷二维码、畅通12345政府热线,引导企业和群众对办理体验进行评价,及时受理、交办、督办企业和群众反馈的诉求建议,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2024年以来,政务服务“好差评”主动评价率为96%,好评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