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代表、张春南代表、陶建红代表、江英代表:
你们在河口县第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4号建议《关于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已转交我县爱卫办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增强意识,营造良好氛围。随着我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六城同创”的创建及“美丽县城”提升行动工作要求,着实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创建清洁、干净、优美的城市环境容貌和环境卫生状况取得了明显进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结合认真贯彻“美丽县城”提升行动工作要求及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化管理的总体部署,以社区为连片单位,细化片区卫生包保区域,明确包保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形成网格式分片分区精细化管理模式,全面铺开卫生“无死角”治理工作,每个片区副县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责任单位的一位局长担作,成员由片区责任单位。二是营造爱卫氛围。结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在街心花园开展第32个“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主题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宣传爱卫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登革热等。
(二)全面规范,加大整治力度。一是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加大清扫、清运垃圾力度,各责任单位对责任片区进行大扫除,保证街道背巷无明显垃圾,卫生死角,乱张贴情况。日产垃圾约60吨,保证街道范围的垃圾日产日清。二是加强对环卫设施的维护和清理。对垃圾箱和果皮箱进行检查维护和清理,对已经损坏的垃圾箱进行更换,减少垃圾设施周围无赃物。三是加强环境卫生督促交办。自6月29日恢复分析研判及进社区座谈会后,县创卫办、整治办通过现场督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分析研判,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分析研判问题销号清单13件,问题交办件7件。
(三)完善防控,加大疫情防控处置。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登革热防控组织机构,2019年紧急划拨123.8万元专项应急资金,用于登革热防控培训、宣传、病人紧急救治、开展媒介伊蚊监测及灭蚊喷洒等工作。按照一事一议原则,2020年未划拨登革热工作经费。二是对重点区域全面消杀。对疫点和重点单位、区域进行全面消杀,累计灭蚊喷洒面积100 万m2,空间喷洒20万m3,使用杀虫剂120kg,向重点单位、部门累计发放杀虫剂100kg。入户指导家庭灭蚊5650户次,累计入户宣传105次。三是加大评估监测力度。县疾控中心对城区及周边乡镇农场部分地区进行登革热媒介进行快速评估监测,共监测20个点,每个点监测20户共400户,所监测到的蚊种均为白蚊伊蚊;对城区登革热媒介常规累计监测5650户次,积水容器1829个。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为贯彻“六保”要求,落实“六稳”工作,降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及人才队伍不足的短板,2020年我县面向全国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工作,共分配有56个名额,招聘成功37个。五是完善防控措施。共有热烟雾机22台,车载式消杀设备2台,超低容量喷雾器2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台,成蚊监测双层叠帐伞3顶,手持式电动吸蚊器10把,伊蚊幼虫监测强光手电筒10把,诱蚊诱卵器300个,驱蚊霜400支,2.5%胺菊酯热雾剂140瓶,氯菊烯丙菊64瓶,高氯.残杀威1528瓶,安备杀虫颗粒6件。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持续推进问题整改。按照每周分析研判和每月进社区座谈会上的交办件和督办件,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将对照问题整改,集中力量抓紧开展整改工作,按照改善人居环境部署要求,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标准、扩大整治范围,着力解决居民垃圾乱倒、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确保城郊结合部达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二)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按照“美丽县城”建设提升行动工作任务目标和“六城同创”创建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整治行动抓实见效。
(三)持续完善政策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和每周四责任单位环境卫生大扫除等有效制度机制,提升城郊结合部环境脏乱差治理水平。
感谢你们对我县爱国卫生工作的关心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