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河口县老范寨乡斑鸠河村小牛场小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水平,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的社会治理理念,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手段,合力推进小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在解决基层治理薄弱环节、治理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治理意识不强等方面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小网格”书写民族团结“大文章”
通过划格“定位”,对小组进行网格化管理;入格“补位”,按照1格3至5人原则,由本村组党组织书记或组长主动担任网格长,小组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任带头担任网格员,深入小组网格主动补位,定人定责明位,形成人在格走、事在格办。通过组建以网格长为主、网格员、群众共同参与为辅的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主动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工作,做到村组事务人人参与、人人配合、人人共管、人人团结。

“小微群”发挥民族和谐“大效用”
建立微信群,制定微信群管理办法,明确支部书记或小组长为主管、支委和小组干部为协管的共管责任人,规范信息发布内容。针对不良信息发布,将按群规暂缓发放相关享受政策。通过微信群,将小组服务清单、服务流程在群中公告,群众按需求将信息发至群中,全群响应解答;针对群里未能办结的事项,由村级网格员“上门”或转交办理,做到诉求时时发、难题时时解、民事时时办。

“小阵地”汇聚民族进步“大能量”
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积极发动群众将活动场所建设当作自家事参与投工投劳,全覆盖完成全县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并按照有党旗国旗、电教设备等“十有”标准,完善配套设施,增强阵地功能。发挥活动场所最大效应,积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政策宣传、文艺交流等活动,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聚集到活动场所观看电影、科技培训、读书看报、下棋打球,既富群众“脑袋”又富“口袋”,让党员群众“有场所议事知事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