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县依托地域优势,嵌入区域社会发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多措并举抓牢抓实民族团结建设,绘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图景”。
举好一面旗,强化政治引领,绘出红色同心圆。紧扣主线,抓好创建工作。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省级35个、州级70个、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红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2所、红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形成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有效推动全域创建。评选出民族团结示范家庭349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3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人。选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天才、“全国三八红旗手”周跃艳等一批先进典型。打造“3号阵地—放马哨—天才路—老卡、新店通道”“四连山—河口人民防空洞、河口起义馆—站史馆—大湾联防所—红河片区展览馆”2条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为宣传教育奠定基础。

打造一支队伍,建设美丽家园,绘出发展新篇章。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选拔力度,逐步锻造“四个特别”民族地区好干部,以定向培养和定向招录拓宽少数民族干部来源,在县管领导干部465人中,少数民族干部有237人,占总数50.97%。培育“瑶秀园”刺绣骨干80余名,“绣娘”500余名,强化队伍建设,引领示范助力民族产业发展,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纳入县、乡、村(社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共举办民族工作培训班20余期,培训2000余人次,开展民族团结宣讲5000余人次。在“共富学堂”“知行学堂”课程中设置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宗教知识等相关知识内容,并进行随堂测试,切实做到应知应会。

建好一平台,加强宣教教育,绘出团结新愿景。以“赶集日”为契机,深入桥头乡、瑶山乡等乡镇以“现场讲课+现场答疑”的方式到基层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等,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我是中华民族”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印有民族团结标语的纸巾、围裙等宣传物品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000余人。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开设“深化河口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专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河口故事”,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宣传牌、宣传展板2000余块,发放宣传材料6.8万余份。以60周年县庆为契机,学校、村组、非遗传承人等组建14支文艺队,进行民族歌舞表演,让群众进一步体味民族文化,逐步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