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来,瑶山边境派出所在边境一线建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夯实稳边固防根基。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党支部的引领下,派出所积极加入到党员志愿者治安巡逻队、边境普法服务队、法律咨询服务队、边境联防队四支队伍的建设中。
如今沿326国道走进河口县瑶山乡水槽村委会五道河村民小组,一幢幢整齐排列的民房耸立在红河岸边,古树郁郁葱葱,三三两两的少数民族群众在房前屋后树下乘凉,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打闹……一派和谐动人的生活图景尽现眼前。
党旗引领“守”,坚决守护好神圣国土。
瑶山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和龙头,着力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功夫,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核心堡垒。
一是搭建党建联创架构。在驻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地将脱贫攻坚与“强边固防”结合起来,2020年6月,在龙脖河抵边警务室成立了河口县首个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党支部。2022年9月,推动成立瑶山党政军警民一体化“向阳”党委,党建在边境管控、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民族团结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加强党群共建共育。为提升边民的法治意识,抵边警务室党员民警与党政军民各部门党员每月结合联合巡逻时机,同步推进开展联合宣传教育,针对影响国家政治安全、边疆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对边民群众特别是抵边活动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和强边固防政策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了边民国防意识、国家意识、国民意识。
三是发挥警地文化牵引。派出所党支部积极与村党支部内引外联,建立“党组织+动力小站+农民夜校”模式,由党员民警在边境村寨里上好“感恩课、爱国课、国防课、民族课”等“四堂课”。同时,以民族节庆活动为桥梁,派出所积极贡献智慧把党的政策法规等改编成民歌节目,利用辖区电子大屏在辖区内播放,通过多样的形式讲好民族政策、民族故事,不断增强辖区各族干部群众认同感。
多方合力“固”,自觉维护好民族团结
坚持把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增强群众安全感作为增进民族团结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完善群防群治组织,切实解决沿边村寨村民涉跨境违法犯罪问题,警民联合守边固边。
一是整治社会治安。为有效遏制跨境违法犯罪,推动边境治理更加有效,派出所将大量警力下沉至龙脖河抵边警务室开展边境社会面和一线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并与党委政府“五户联保”“十户联防”和网格化管理等措施融合,与抵边联防所建立了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了边境综合治理能力,2021年辖区实现“零走私”“零偷渡”目标,五道河村民小组连续两年内刑事案件“零发案”,走私及偷渡案件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数量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边境村寨实现了由“乱”到“治”的目标,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二是开展联合宣传教育。依托五道河村民小组“边关驿站”开设了法治夜校,组织群众开展集中学习教育。针对影响国家政治安全、边疆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对边民群众和抵边活动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和强边固防政策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边民国防意识、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将家中的适龄儿童送至学校接受教育,以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政策助推“富”,联动帮扶促振兴
始终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在推动发展、实现边境乡村振兴上下功夫。
一是警地一心筑牢民族团结情谊。派出所先后派出24名党员民辅警进驻龙脖河抵边警务室开展工作,在无边境勤务安排时,民辅警通过入户走访与边民沟通联系,联络感情,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同时通过话家常的方式了解群众困难,全力帮助解决。
二是帮扶结对助力脱贫攻坚。所支部组织民辅警捐赠爱心物资、节日慰问贫困家庭、帮助困难学生,同时积极加入五道河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扶贫产业车间、民族文化广场、边关服务驿站等建设,推动边境群众日子越过越滋润。
三是齐抓共管创造美好生活。派出所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突出特色,塑造风貌,在五道河村民小组完成建筑外立面改造28栋,建成“清洁小站”2个,卫生公厕2个,休闲廊亭20米,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个,塑造了良好的村风村貌。
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通过2年多来的辛勤付出,如今的五道河村民小组社会治安稳定、边民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增收产业稳步形成、发展短板不断补齐。
2022年,五道河村民小组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红河州第二批乡风文明示范村”。瑶山边境派出所龙脖河抵边警务室也于该年1月荣获“优秀抵边警务室”称号,民辅警精气神昂扬、守边卫国意志坚定。在这里一幅优美的民族团结进步乐章正在奏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