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口瑶山“美丽乡村”诞生记

来源:中国红河网
发布日期:2017-10-17
浏览次数:

    

  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后的水槽村干净整洁

  自从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后,盘建瑶总喜欢时不时在自己的村子里走走,一边检查村寨的环境卫生情况,一边欣赏美丽的村寨,每当这个时候,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以前脏乱差,现在美如画,这样的村寨谁不乐意居住?”盘建瑶对自己家所在的村寨很满意、很自豪。

  盘建瑶是河口县瑶山乡水槽村村委会主任,去年他亲自参与并见证村寨从脏乱差变身“美丽乡村”的过程。

  瑶山乡是河口瑶族自治县的主体民族乡,全乡大部分人口是瑶族。在瑶族村寨里,随着村民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建新房、买新家具很普遍。走进瑶族村民家中,从主人穿着到屋里摆设都很光鲜亮丽。可是,改变的往往只局限于村民一家一户的家中,村寨大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旧非常的脏乱差,甚至因为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更多,对村寨环境污染、破坏更严重。

  “村民也想改变啊!谁不想自己居住的村寨干净整洁漂亮?可是很难。”盘建瑶对记者说。难在什么地方呢?一方面是村民生态文明的环境理念还没有形成,不会自觉的爱护环境,乱倒、乱扔、乱排行为难以改变;一方面是实施村寨环境整治需要资金投入,建垃圾池、修排水沟到处都需要钱,村寨自身哪里有钱投入。

  去年,水槽村等瑶族村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迎来了转机。

  河口县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把有条件的村寨逐步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河口县环保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00万元在瑶山乡梁子村、水槽村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工程内容涵盖垃圾收集与清运、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通过这两项环保设施,彻底解决村民的“两污”问题。目前,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已经在发挥作用。

  环保设施解决了,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怎么办?毕竟环境最终还是要靠村民自觉爱护。“只有慢慢养成了,管着点、喊着点,加强监督,让村民慢慢养成生态环保意识。”这就是盘建瑶经常要在村寨里走动的原因,能及时纠正村民的乱倒、乱扔、乱排行为。目前,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瑶族村寨,村干部都会带头监督村民的不文明行为,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奖罚并举,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范并引导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慢慢走上生态文明的村寨可持续发展道路。

  除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外,今年在河口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瑶山乡以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还在全乡开展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源地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以文明乡镇创建为契机,推进乡村生明文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瑶山乡已经通过第十一批省级生态文明乡镇技术审查。不久后,瑶山乡将涌现更多的像水槽村、梁子村一样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