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挂牌以来,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聚焦开放发展、聚合优势资源、聚力产业培育,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深入践行“为国家试政策、为地方谋发展”的重大使命。
6月7日至11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河口县委书记杜应昆带队赴雄安新区、张家港市等地,围绕“打造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三大目标,以及“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物流”四大产业,就雄安新区和张家港市发展规划、制度创新、营商环境打造、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先进经验进行交流学习,重点拜访了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江苏德丰建设集团、攒鑫纺织集团、欣欣高纤生产基地、新东旭纺织集团、东渡纺织集团、澳洋集团等重点企业,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
6月8日,杜应昆一行来到张家港市展示馆、张家港市保税区、保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市金都社区等地考察学习,张家港市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前三,“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和“张家港经验”走向了全国,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的战略平台,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方面创造了成功经验。在认真听取张家港市建设的相关介绍后,杜应昆强调,要对标一流,学习“张家港精神”,加强营商环境打造,不断提升红河片区建设和发展水平。
新东旭纺织集团是一家集织造、染色、印花、高技术后整加工、缝制于一体的大型针纺企业。在与企业的座谈中,杜应昆向新东旭纺织集团董事长朱群益介绍了红河片区的优势和机遇。他说,进入“自贸时代”“动车时代”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红河片区立足沿边开放新起点、新格局,坚持以开放发展统揽全局,以改革创新精神突破发展,正大力发展“四大产业”,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希望引进大型纺织企业,与红河州内其他县市实行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加工及贸易产业。企业表示将尽快到红河片区考察。
在东渡纺织集团,杜应昆参观了纺织产品展示馆、设计研发中心、生产控制中心等,介绍了红河片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国际产能合作、跨境劳务合作等相关情况。他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红河片区立足国门口岸的区位优势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着眼长远、坚定信心、把握机遇,通过跨境产能合作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闯出一条沿边开放发展的新路子,真诚希望企业到国门口岸考察交流、洽谈项目,与红河片区实现共赢发展。
据介绍,在实施多元化发展中,江苏澳洋集团明确将健康产业确立为未来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涉足医药产业,确立了医药流通、大宗中药材、健康产品三大发展方向。大健康产业是红河片区“四大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杜应昆一行来到澳洋集团,与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将通过加大合作力度,发展跨境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对周边国家影响力,打造一条集“医、学、研、康、养、旅”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
6月10日,在雄安新区,杜应昆一行重点参观考察了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管委会、雄安新区规划展示馆、保定市深圳园等地,并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董俞滨等领导进行座谈交流。
杜应昆指出,学习借鉴雄安新区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的建设经验,最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真诚服务各类投资主体和企业,使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我们要全面对标对表雄安新区的做法,高标准做好发展规划,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聚焦营商便利度关键指标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创新动力、产业实力、制度活力、开放能力,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红河片区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保定市深圳园,杜应昆与莲池区委书记董鸣镝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表示,通过加快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雄安(保定)-昆明-河口-河内-海防内联外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红河片区与南亚、东南亚商贸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双方将共同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服务保定市乃至京津冀及红河州及云南省其它地方企业。共同提供对外贸易便利化服务,打通对外贸易铁路物流通道,助推海外物流、生产加工等园区建设,促进贸易和现代产业的发展。
会后,莲池区、河口县举行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红河片区管委会与泰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