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边境地区雨水渐渐多了起来,几场雨过后,城郊村地里的韭菜长势喜人,放眼望去,苍翠的田野间,一片片绿油油的韭菜像绿色的海洋,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靠着它增收致富,建起美丽的家园。
蓝天白云下,青山环绕中,这个坐落在河口县槟榔寨水库旁的城郊村美成一幅画。村民杨家荣(也是河口县河口镇城郊村的监委会主任)正在自己地里查看韭菜的长势。说起城郊村,这些年可谓是声名远播,是当地有名的蔬菜村,也是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出色代表,群众靠发展产业,收入一番再番。
杨家荣说:“这两年我们靠种植韭菜和佛手瓜一年总收入在四、五万。”
韭菜是城郊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城郊村周围丛林密布,周围傍有水库,但耕种土地面积较少。为了让群众增收,城郊村配强领导班子,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依托“一村一品”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村民们在党员的带动下,利用现代化大棚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同时,依托温度、土壤资源优势,发展佛手瓜、辣椒种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郊村的发展。目前,城郊村韭菜、辣椒、佛手瓜等蔬菜大棚110亩,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不足5000元发展到2021年的13000余元。
城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贵东说:“下一步,在产业方面我们将对蔬菜大棚进行提质改造,计划今年蔬菜大棚提质改造30亩,通过壮大产业规模,促进群众增收。”
城郊村村民黄发友:“今年把辣椒收了以后,基本上全部种上韭菜,收入应该还是可以的。”
城郊村村距离边境线不到10米,在中越边境,城郊村犹如一个刚毅的迷彩战士,俯卧在“米轨”旁,守望着祖国大门,守护着边境安宁。
在这里,爱国守边的意识早已刻进村民的骨子里,户户是前哨,人人齐守边。2022年5月,城郊村的村民自发成立了一支护边队,在强边固防和边境疫情防控巡逻当中发挥了大作用。
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城郊村定位为生态宜居型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目前,全村已在村庄周边、道路两旁等地见空补绿,打造围村林、护路护堤林。建设村内道路绿化带432米,绿化美化房屋98幢,新建公路10公里,建设蔬菜大棚种植基地110亩,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打造生态和谐、产业发展、具有特色的生态宜居乡村。
昔日封闭落后、屋破路烂的“蔬菜队”变成了一个交通方便、生活富足、产业兴旺、和谐幸福的小康村,在这片土地上,各族群众将继续书写守边固防、发展家园的动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