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县老范寨乡抓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工作小记
自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工作以来,河口县老范寨乡党委积极探索新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发展能力。
转变思想破难题。2014年,全省启动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工作后,该乡党委紧紧抓住机遇,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开展桂良村红心柚种植、斑鸠河村生猪养殖等3个“股份合作经济”项目,通过“三讨论二考察一征询”的方式,即:党委会议研究讨论、村干部会议讨论、“参股”群众会议讨论,县、乡、村干部实地考察,村组干部外出培训考察,征询群众意见等,实现了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到位、挂钩领导包保到位、项目资金支持到位,有效破解了无人响应、无项目支持、无资金启动等难题。
盯准目标理思路。按照上级“到2016年,每个村级集体经济不得少于3万元,其中三分之一的村集体经济要达到10万元以上”的要求,在实施3个“股份合作经济”项目以来,乡党委以“抓实党员干部带头,增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抓实挂钩包保责任,增强项目推进力度;抓实项目管理方式,增强创富增收速度”为具体发展思路。对村干部和“股民”进行了再动员、再培训,对积极性不高、管理不到位的种植户进行“归并”“收购”,让积极性高、敢于负责、有经验、懂技术的“小股民”变成“大股东”,统一进行规范管理,为政府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树立新的引领。
创新方法抓落实。一是在桂良村采取“党组织+村干部+村民”的发展模式,以上级部门和乡政府扶持的10万元作为股本、村民出地、入股经营、红利分享的方式,整合资产、资金、资源,实施了150亩的红心柚试验试种基地。二是在惠民橡胶场,采取“党组织+民营企业+村民”的发展模式,以乡政府扶持村集体产业发展帮扶资金10万元作为股本入股,橡胶场负责生产经营,实施了200亩的红心柚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三是在斑鸠河村,采取“党组织+养殖大户+村民”的发展模式,以乡政府产业发展帮扶资金8万元和村集体原有资金2万元作为股本入股、养殖大户管理、入股经营、红利分享的方式,在斑鸠河村横良小组实施了200头生猪养殖股份合作经济示范基地项目。
多方合力强后援。自“强基惠农”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及时向挂钩领导和包保单位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将开展“股份合作经济”工作与“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明白人”“带头人”培养、“村组后备干部”培养等工作互通共融,实现“扶持一个项目,培养一批‘明白人’‘带头人’,夯实一个组织,引领带动一批群众致富”的目标。而对于“明白人”“带头人”“村组后备干部”引领带头发展产业,县委组织部、信用社等先后帮助扶持创业互助基金10人次33万元、发放创业贷款14人次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