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的养殖场
“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增加收入, 政府帮我们建了这个养猪场,然后我们村民以集资入股的方式来养猪。” 河口县城郊村八条半小组村民杨贵武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河口县城郊村八条半小组过去属于橡胶产业民办企业,于2005年由橡胶场改制后而组建。由于没有土地,八条半小组的村民曾经陷入发展迷茫的困境。针对八条半的困难,河口镇采取“支部+协会+农户+市场”的模式,引领大家走出迷茫,带活“围城经济”。
笔者从河口镇获悉,河口镇以5名党员为骨干成立养殖协会,吸引村民“抱团”发展养殖业。通过积极协调资源、整合资金,从2012年开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户万元增收行动,投入120余万建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养殖场。该村建成猪舍104个,养殖规模达1000头,年出栏量达200头,村里几名养殖大户年收入达15万元。
此外,为了实现养殖场的规范管理,并以此推动八条半集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把村集体经济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需求矛盾,提高了小组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结束靠输血维持生存的日子,走上具备造血功能、自立发展之路。
“我家入股10000元,效益好分得多,效益不好就分得少。”河口县城郊村八条半小组村民杨贵武说。
“下一步,我们城郊村还计划扩大生猪销售量,原来预计的是五百(头)到一千五百(头),我们计划以后每年在三千(头)左右。”城郊村党总支书记林贵东介绍说。
另外,林贵东还介绍,八条半小组还将依托边境位置优势和百年铁路资源优势,计划打造乡村旅游,带动更多人发展经济。
八条半小组
生猪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