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找准党建结合点 共筑脱贫致富路——河口县老范寨乡扶贫党建双推进速写

来源:中国红河网
发布日期:2018-04-08
浏览次数:
 

 

  河口县老范寨乡是一个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直过民族乡。全乡共有党委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25个,有党员183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6户617人。近年来,乡党委紧紧抓住精准扶贫机遇,把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推手,将党员干部、农业产业组织、农村“明白人”“带头人”等紧紧“吸附”在党组织周围,形成致富创收强大合力,走出了“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新路子。截至2017年底,该乡173户614人如期脱贫摘帽。

  建强组织,汇聚力量。建立乡、村、组3级主要领导责任体系,健全“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机制,坚持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整合乡、村、组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帮扶工作格局,层层建立“责任区”,确保工作指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培育能手,示范引领。把培养和扶持致富带头人、明白人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效应,吸引和带动一批农户走上致富的新路子。通过精推优选,培养“明白人”“带头人”6名;通过把培训“充电”作为提高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带富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金竹坪小组生猪养殖场打造精准扶贫生猪养殖示范点,采取“政府+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帮助贫困户养殖并出栏生猪150头。

  扶持企业,带贫帮困。发挥地域、生态、土地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户多策”精准扶贫,依托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由斑鸠河村党组织牵头,公司投资建设,党员与贫困群众共同参与,建立基地与贫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将分散作业的产业链接起来,打造 “公司+党支部+贫困户”的经营发展模式,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的受益于产业发展,更强的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老范寨乡芒果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建有一块面积1000亩的实践基地,共引导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土地流转110亩,实现稳定增收。

  搭建平台,拓宽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业务知识熟练的优势,在斑鸠河村成立电商服务站,与贫困户签订代售协议,利用微商平台帮助当地群众销售鸡蛋、芒果等食品及特色农产品,服务站实行“三包”服务模式,即包上门取货、包包装运输、包送款到户,让贫困户“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增收致富。同时,服务站利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为党员群众代购生活生产物品,让群众感受到网络买卖到“家门口”的方便和快捷,构建“村干部领办、支部服务、干部参与”的“党建+电商”新模式,受到了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

  加强服务,促进和谐。探索“党组织+网格化”全覆盖服务模式,将全乡16个村民小组176户农户划分为16个网格点,每个网格点确定1名乡、村干部或第一书记为网格长,支部党员干部为成员的志愿服务队。针对176户贫困户,开展“三定期”服务,即定期交流思想感情、定期查看增收情况、定期听取意见建议。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对贫困户家庭成员知识构成、掌握技能等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有针对性地利用村综合服务平台、田间课堂、手把手传授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不仅让贫困户在“生活上致富”,还实现“精神上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