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情系群众 爱洒乡村

来源:红河日报
发布日期:2018-07-02
浏览次数:

  ——记河口县南溪镇安家河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陈外平

  

  “为了再核实安家河村部分农户农危房拆除重建户信息,简单吃过晚饭后,18点50分我和张海驱车前往安家河、二道坪村小组入户采集信息。这个时间点是与百姓见面的最佳点,因为村民大都收工回到家中……”这是河口县南溪镇安家河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陈外平在2018年5月15日夜所写的驻村工作民情日记里的一段话,朴实中透露着责任与担当……

  安家河行政村地处南溪镇西北边,距河口县城23公里,据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是瑶族聚居地。辖马场、小坪、安家河、二道坪、靛塘、水碓湾、岩头寨、马鹿塘8个村民小组。2017年,有农户306户,乡村人口1089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香蕉、菠萝等农作物。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02户352人。

  陈外平自2018年2月28日从州国税局派驻安家河以来,始终秉着“真情实意、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带着责任和感情,引导当地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想办法、找出路,抓党建促脱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永远不变的信念和坚持。

  “做什么事都得心里有底,你要解决问题就得先发现问题,不掌握实际情况就不能提出针对性措施。”陈外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详细了解村情民情,每天早出晚归,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全村8个村小组,摸清每个村小组,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并根据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人员分工,每个村组都有工作队员对接,确保工作队对全村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明了于心。

  “河口有其特殊性,因为天气的缘故,我们走村入户一般选择在晚上、过节日或者下雨天,因为只有这种特殊的时候村民才在家,去了村里才能找到农户。”谈起走村入户陈外平头头是道,有的是方法。

  “基层工作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去将就老百姓,很多会都只能晚上到村子里开,6月12日晚我们在安家河村小组开的2018年贫情分析会,就从晚上8点多开到了将近夜里12点。”陈外平一边说着一边点开了电脑,“你来看,这就是开会的场景”只见电脑上的照片显现出这样的画面,陈外平一只手打着手机电筒,一面在对村民讲着扶贫政策。

  这样的会议,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

  “我觉得语言不通是扶贫工作的一大难题,开展工作中最难的是政策的宣传。”“我能从他们眼里看出对脱贫的盼望,对致富的迫切希望……”陈外平告诉记者,只要耐心、细致,反复跟群众讲解国家政策,老百姓总会理解支持的。

  “陈队长鼓励我们要好好干,发展生产,根据具体村情,地质特点种植好香蕉,多养猪鸡。”安家河村委会二道坪村小组长盘贵明告诉记者,如今,党的政策好,只要勤快务实,就会有出路,实现小康梦是指日可待的。

  在安家河村小组农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工人们在有条不紊的施工,有的村民在搞卫生,几个小孩在球场上玩耍...一片繁忙的景象。

  “安家河村小组大搞建设,共新建设21户农危房,8月份,21户村民就可入住新居,这都要得益党的好政策。”安家河村小组长盘友明说,作为农民来讲,房子建好了有保障,外出苦钱也心安。

  “我们现在的日子有盼头,发展产业有补助,医疗也有保障,这不,新建的房子再来个把月就能住进去了,这都是陈队长督促得好,他隔三差五地来村里看施工情况。”安家河村小组村民邓开红说。

  “看到村民们一脸的喜悦,我内心幸福满满,再苦再累不足挂齿......只要老百姓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陈外平说。

  驻村以来,工作队队员把驻地当成自己的家,起早贪黑,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暖,清楚掌握了村情村貌,为贫困户解决了医疗报销、扶贫贷款、入村道路建设等实际问题。同时,充分运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好声音,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入宣传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等重要举措,广泛开展了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提高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

  “精准扶贫是一项攻坚克难的工作,非常锻炼人,同时是也是人生的重要财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站。”陈外平说,只要我们统一思想,用真心、用真情、用智慧去扶助,总会换来群众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