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友(左一)
他把对党的忠诚熔铸于一言一行;他把敬业精神化作一步一印;他把帮困解难送至一家一户。多年来,他心系国防,情注武装,真心为民,演绎了一名基层专武干部对强军梦想的执着追求、对武装事业的责任担当、对人民群众的真挚热爱。他,就是河口县桥头乡武装部部长王加友。
1995年12月,王加友怀揣强烈的从军梦、报国梦,入伍参军。退伍后回到老家——河口县桥头乡老街子村,王加友先后担任村民小组长、村武装助理、村党总支书记等职务。2016年5月,通过考试、面试,王加友成为桥头乡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经乡党代表选举,当选为乡党委委员。2016年6月1日,河口县人民武装部任命其为桥头乡武装部部长。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王加友完全融入了百姓的生活,虽经历过多次职务和岗位的变化,可不变的是他对党的无比忠诚。他说:“脱下军装,我依然热爱武装!从军的经历告诉我,有能力才有台阶,有作为才能有提升。”
勤学好问,“新手”终成“武装通”
一脸朴实的笑容,一口当地浓重的方言,一头标准的短发,笑中还透着些许腼腆……9月6日上午,记者第一次见到了王加友。
作为一个从村委会成长起来的专武干部,王加友深知自身理论知识的匮乏。上任伊始,他边学边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把近几年中央和省、州、县有关武装工作的文件资料翻了个遍,熟悉和掌握了开展武装工作的政策规定。工作中,他虚心向各个班子成员学习,学习他们开展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学习他们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王加友成了大家公认的“武装通”。在广泛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基础上,王加友深入村组开展调查研究,把学到的东西用于指导日常工作。他还积极组织民兵干部学习民兵训练、战备执勤等业务知识,提高民兵干部队伍的素质。

尽职尽责,雨中跋涉为征兵
今年降雨较多,桥头乡部分村组道路严重受损,很多村组不能乘车到达,只能靠步行开展征兵宣传工作。
面对“行路难”,今年42岁的王加友坚定地说:“嘴勤脑勤关键还要手脚勤,左干右干不如自己实干。我们一定要排除万难,做好全乡征兵宣传工作,不让任何一个有志于参军的青年错失机会。即使走路,纵然下雨,我们也要把征兵宣传工作做好。”
家住桥头乡薄竹箐村委会竹林寨村羊棚一组的李发明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有爷爷、父亲和一个妹妹。王加友了解到有初中学历的李发明在家务农养家,便积极入户动员李发明报名参军,还带着武装助理亲自到李发明父亲打工的场地上做思想工作。李发明的父亲很是感动,他说:“你们为了我儿子能参军,走这么远的路来找我,你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我儿子参军去部队,我很放心,我支持儿子参军。”
就是这样,王加友带着武装助理跋山涉水,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走遍了桥头乡的8个村委会,圆满完成了全乡的征兵宣传动员工作,真正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说:“咱们桥头乡这个武装部长工作起来真是个‘拼命三郎’。”
苦干实干,严把兵源“第一关”
征兵工作是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把优秀青年输送到军营,王加友从严抓好兵役登记工作,及时组织各村武装助理集中开会进行学习,培训兵役登记的方法和程序。针对不熟悉业务操作的武装助理,他亲自深入到村组进行指导,手把手教会他们兵役登记的方法和程序。
“我们都是农村人,不太会使用电脑,培训后也是记不住,王部长就亲自到村里,手把手教我们进行兵役登记操作,不厌其烦地一步步反复演示给我们看。”桥头乡老汪山村武装助理熊自灿说。
为从实抓好征兵工作,桥头乡武装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压实责任,提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对征兵工作的重视,明确村干部的责任。同时,采取悬挂布标、张贴宣传标语、利用赶集日在人员集中的地方发放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使广大青年积极踊跃报名参军。王加友自担任武装部长以来,桥头乡每年都能圆满完成征兵工作。今年,该乡组织29人参加体检,有4人应征入伍,超额完成征兵任务。
“我曾是一名军人,虽然现在不是现役,但我很荣幸还能为部队做贡献。只要能为部队多送一名优秀兵员,不管多苦多累,都值了。”王加友笑着说。
记者:黄传龙
编辑:欧韦凤
审阅:文 娟
终审:钟显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