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梅,女,苗族,于1989年11月15日出生,201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5月当选为河口县瑶山乡八角村委会主任,2019年6月1日任命为八角村党总支书记,现为河口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2019年10月成为“河口八角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查看农户种植砂仁的长势
作为新时代农村干部,何应梅率先成为2019年版《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要求的“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典型代表。
组织召开三讲三评会议
何应梅努力学习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定,认真履行村主任职责,恪尽职守,团结和带领党总支、村委人员,攻坚克难、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摸清村底数,成为明白人
何应梅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的时候,正是该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为了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她从一穷二白的基础开始,一步一步打开工作局面。
为了执行政策时不打折、不偏离、不误导,就要全面弄清易地扶贫搬迁、农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只有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文件学,政策口袋书对于何应梅来说是白天不离身、晚上不离手。村委会就是她的家,为了保证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政策法规,幼小的女儿全程托付给小姑子照看,女儿上学快两年,只接送过3次。
亲切看望建档立卡贫困户
结合党总支书记遍访贫困户的要求,何应梅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5项指标,把缺什么、应该补什么、什么时候干具体化项目化,做足一户一策的细功夫,全面做到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特别是低保户、残疾户、重病户等各类重点人群进行全覆盖、无死角入户普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为了建好项目库,何应梅积极发挥自己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配合驻村扶贫工作队,紧紧围绕安全稳固住房、适龄青少年就学、基本医疗保障、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九个方面为全村贫困户做好脱贫计划,实现“村村清、户户清”。八角村2018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07户1278人,计划总投资3257.187万元,其中:2018年计划投入3181.884万元,2019年计划投入103.8515万元,2020年计划投入2.2515万元。项目库规划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
下足绣花工,成为开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何应梅同志本身就是刺绣能手,在苗族刺绣手艺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何应梅茅塞顿开。为了把脱贫致富之路走得更踏实,每一项工作她都下足绣花功。
查看贫困户生猪养殖长势情况
大围山盛产厚轴茶,为了合理发挥茶叶资源优势和农户增收的问题,随着精准扶贫项目工作开展以来,充分运用八角村得天独厚资源,何应梅带领群众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公司+农户(贫困户)”方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载体,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主动引进河口翔茗有限公司,带动59户建档立卡户入股致富。利用八角村天然环境优势,引进河口炜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入村带动发展养殖,在八角村建有蛋鸡养殖场,场地面积3.2亩,养殖蛋鸡20000羽,带动144户建档立卡户参与入股致富。
调解土地矛盾纠纷
八角村是深度贫困村,各种思想得不到解放,鸡毛蒜皮小事较多。自任村干部以来,何应梅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有理有序地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矛盾不出村。在与外村的矛盾纠纷中,何应梅坚持以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为原则,在矛盾中找出双方的平衡点,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2018年10月箐脚小组熊国文与熊国荣“争土地”纠纷中,何应梅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找到现场,摆明事实,疏通思想,果断判决,在何应梅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互利互不影响的双赢方案,圆满解决“争土地”纠纷。
组织农户春耕备耕
八角村平均海拔1450米,何应梅充分利用大围山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引进和示范种植了特色红糯米350亩,大力发展草果、八角、砂仁等特有的经济作物。2018年,以红糯米为试点,何应梅同志从收购、加工、设计、包装和销售等环节作为试点,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依托农产品致富之路。仅2018年,在她的带领下,八角村推广砂仁、茶叶、红糯米等特色产业2022.65亩,2019年着力打造100余亩红糯米示范种植基地。
敢啃硬骨头,成为带头人
由于长期的历史、地域等原因,八角村的苗族还处在深度贫困阶段。何应梅深知,抓好八角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住房、教育和就业就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硬骨头,只有依托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大家敢于啃硬骨头,才能取得好成效。
由于八角村地势陡峭、平地少,C、D级住房存量大,地基平整难度高,挡墙修建投入多,安全稳固住房建设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关切的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何应梅带领着村委会干部一帮人克服了宅基地纠纷多、施工工期短、原料成本高等困难,组织建档立卡户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建房78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建房111户,切实保障贫困群众安全稳固住房。同时,由于八角村祖父辈本身文化程度低,对教育的认知不够高,小孩学习的氛围不浓厚,但是大专毕业的何应梅深知,扶贫更要扶“脑袋”,教育是斩断穷根的根本 要想应对脱贫攻坚的根本挑战, 是要通过教育改变理念、拓展视野、重建信心。在她的努力下,形成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砸锅卖铁也要供读书”的观念已经逐渐形成了共识,全村183名中小学生共享受国家“两免一补”补助资金;落实建档立卡户高中以上在校生61人享受国家各类补贴。
组织八角村妇女到盘王小镇扶贫车间工作
八角村地处高山,经济底子单薄,生产季节短,富余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比较多。增加群众的收入,扶技扶智扶信心是必走之路。2018年,在实施转移就业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97人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各类招工信息和协调推介就业岗位,共动员和组织了683人外出和就近务工,2018年年底有很多务工人员带回十余万的劳动成果。通过抓就业扶贫,拓宽了建档立卡户的增收渠道。
作为党总支书记,何应梅同志坚持贯彻守初心、担使命、促脱贫的要求,做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把初心使命铭于心,把责任担当践于行,引领脱贫攻坚,是八角村民们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在她的带领下,党的幸福种子将播撒在八角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