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口桃子坪
“鸡圈养、柴堆齐、门前整洁、沟渠畅”,一到桃子坪小组,就像在领略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

桃子坪属于桥头乡簿竹箐村委会,是一个典型的瑶族寨子,依山而建,交通和生产生活曾经一度受到限制,直到2013年村民还居住在石头墙盖的茅草屋,出行也极为不便。
“现在路修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美丽家园政策补助我们建起了新房,寨子变化了,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要爱护好卫生”,从桃子坪小组长邓高林口中可以得知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村庄的环境卫生。

整个小组25户人家,没有一户是建档立卡户,脱贫攻坚以来,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桃子坪小组工作重心就放在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就业上。据邓高林介绍,寨子里近几年光小车就买了十多辆,而让他们腰包鼓起来靠的就是勤劳,92个劳动力中就有40多个劳动力外出务工,加之山地资源丰富,村民靠种植中药材砂仁,价格好的年成,每家可以有四五万的收入。
日子好过了,就要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桃子坪最大的亮点也是环境卫生的整治,把爱护环境卫生当作了生活习惯,从村规民约制度管人,到村民不约而同,在这里看到了边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看到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桃子坪为什么能?邓高林道出了其中缘由,在上簿竹桃子坪党支部带领下,25户人家分成了3个小组,轮流值周,每周六集中一大扫除,平常时间做好保洁,开展集中修路、剽草公益劳动,从来无一家一人缺席,多少年来,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人心齐,泰山移。除了寨子人少,方便管理以外,邓高林提到,大家积极性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寨子里没有任何矛盾纠纷,大家都团结一致跟党走、感党恩。
特别是全省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桃子坪小组村民从自家家庭卫生开始,在寨子里迅速掀起了全民参与爱卫的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