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贵州等地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与分析后,发现瑶山乡温和的气候与适宜的湿度非常适宜白参菌生长。而且这种珍稀菌菇仅需短短7天便能破土而出,从播种到首次采收的周期也只需15天的时间,其后还能连续采收3次,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公司负责人李永兵介绍道。
据了解,白参菌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兼药用真菌,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及药物资源,加之其生长周期短暂、投资回收快、市场需求旺盛的特点,吸引了不少群众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
“今年我们引种了5000棒白参菌,一棒可采收4次,目前第一茬已经采收并制成干菌180公斤,我们已经与别家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干菌保底价为75元/公斤,主要销往港澳地区以及出口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
如何让小菌菇变成大产业,是李永兵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他认为,品质提升是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保证。
“外出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向毕节市农投菌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请教了白参菌种植技术,当我们遇到技术上的难题,该公司会派技术人员下来现场指导,让我们种植白参菌更有底气了。另外瑶山乡党委政府还帮我们协调了种植白参菌的场地,为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瑶山乡党委书记向记者介绍白参菌
发展白参菌种植是当地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探索实践。近年来,瑶山乡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创新绿色发展新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探索带动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形成“村集体公司+产业+农户”的特色示范农业合作种植模式,成功构建了产业振兴与集体经济收益增长的桥梁,确保了长远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实施。

村民正在采收白参菌
未来,瑶山乡将继续加大对白参菌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探索线上直播带货、品牌打造等新型销售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预计今年首批白参菌的收益将达到12万元左右,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和政策激励,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种植中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谈到未来发展,李永兵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