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五一”小长假,河口县以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为契机,推行“4°”工作法,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整洁、宜居、健康的国门口岸城市形象,助力健康云南建设。
全民拓“广度”,打造宜居环境。制定《河口县关于开展第37个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围绕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河道沟渠等薄弱区域,集中清理白色垃圾、杂物堆积、违规小广告等顽疾,有效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活动累计参与7279人次,疏通沟渠8951米、清除垃圾246吨、清运垃圾146车次、清除卫生死角、乱贴乱画等826处,优化维护市政设施26处。

协同强“力度”,优化消费环境。为保障假日期间市场秩序稳定,各部门协同发力,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县卫生监督对54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开展监督巡查;县市场监管局抽检农贸市场5家次、商户25户次,检测食品样品10批次;县住建局整治占道经营120余次,取缔流动摊点6次,引导规范停车40余辆。县推进健康县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易反弹问题开展督查,对三防设施未规范使用等问题现场交办整改;对窨井盖破损等39个突出问题,形成清单交办至相关单位,逐项对账销号。

精准控“密度”,筑牢健康防线。抓住春夏季病媒生物繁殖的关键时间节点,在环境卫生治理过程中清理孳生地,清除积水、填平坑洼、封堵鼠洞等400余处。县疾控中心对33个监测点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为科学消杀提供数据支撑。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建成区4.02平方公里进行消杀,利用定位系统登记1863处毒饵站,新增毒饵站 170 个。统一向各乡镇发放“除四害”药物,累计发放灭鼠药180公斤、灭蚊药110公斤,构建城乡一体防控屏障。

多元增“浓度”,提升健康素养。搭建“线下+线上”立体宣传矩阵,扩大覆盖面,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健康云南行动,共建共享健康生活。线下设置展板10块,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30场,义诊6次,发放宣传品及手册9200余份,受益群众达3000人次。结合“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面向全县五、六年级学生及家长开展专题心理讲座,着重培养孩子六种能力远离心理疾病,覆盖60余个家庭。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推送爱国卫生月信息及科普知识22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