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云南河口发现锦葵科一新物种——大围山梧桐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1-04
浏览次数:

  近日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联合西南林业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植物分类学学术期刊Phytotaxa上发表锦葵科一新物种——大围山梧桐Firmiana daweishanensis Gui L.Zhang & J.Y.Xiang),为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增添了新成员。 

  2013年,河口林业系统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先花后叶梧桐属植物经过多年的观察通过形态学研究和初步的分子生物学比对,该种为一尚未描述梧桐属新物种。新发现物种被命名为大围山梧桐,主要分布于大围山地区的河口(模式产地)、个旧、马关3县市种群数量较少(约50株),且受人为干扰严重,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等级评估标准,将该物种评估濒危等级EN,也一种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梧桐属原属于梧桐科Sterculiaceae,根据最新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现归并于锦葵科Malvaceae)梧桐亚科目前已知全世界有梧桐属植物18种,中国记载有10种(梧桐云南梧桐、海南梧桐、丹霞梧桐、火桐、美丽火桐、广西火桐克氏梧桐、龙州梧桐、大围山梧桐,全属除梧桐外均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保护(最新修订名录根据形态学特征尤其是花的形态学特征研究,梧桐属曾经被分为先叶后的梧桐属和先花后叶的火桐属。近年植物系统学的研究发现,梧桐属和火桐属并不构成单系而被归并为梧桐属,但仍存在意见分歧。大围山梧桐的发现为梧桐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点。 

  梧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而唐代和宋代用梧桐来制琴,年代逾久而音逾逾老而逾寿命长达数百年,故唐宋古琴为之重宝。大围山梧桐的发现,梧桐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围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文/图 张贵良 向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