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一声汽笛声刺破红河薄雾,满载货物的米轨列车如常驶向越南。在崭新的河口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内,边民秩序井然,年通关能力已跃升至1500万人次;在红河公路大桥上,跨境货车川流不息,承载着无数期待奔向远方。截至今年6月30日,河口口岸交出亮眼答卷:出入境人员流量突破300万人次,同比激增19%,在云南省对外开放口岸中位居首位;进出口货物达168.91万吨,同比增长5.07%。这条涌动的“黄金”通道,不仅是物资动脉,还是梦想起航的港湾。

河口县滨河路航拍
口岸新经济:“黄金”通道上的追梦人
在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内,越南姑娘兰芳的直播间正忙碌运转。她操着流利的中文沟通细节,转身便在镜头前热情展示中国精美的饰品,手机屏幕上订单数字飞速跳动。“中国商品在越南炙手可热,但过去购买途径受限,如今一部手机就能让越南朋友直购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电商平台真是两国人民的福音。”兰芳笑语盈盈。扎根河口直播,货源充沛多样,收入较在越南高出约20%,数字浪潮托起了她的主播梦。
现代新农业:果园里的“绿色银行”
沿红河谷前行,万亩香蕉、菠萝、百香果基地绿意葱茏。在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内,青柚、油梨、莲雾等长势喜人,“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河口县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河口镇坝洒社区的柠檬园,“85后”新农人刘馨尹身着工装穿梭于林间,观察新配农药的防治效果。阳光穿过叶隙,跳跃在青柠檬上,映亮她充满希冀的脸庞。“这叫‘皱皮柠檬’,貌虽丑,身价却最高,这百亩柠檬去年创收近40万元。”刘馨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护航与电商平台的多元渠道赋予她坚定信心。为把产业做优做强,各类培训会场常见她求知的身影:“农业也要与时俱进,我常参加展销会交流经验,并借助直播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推向广阔天地。”
跨境新旅游:界河畔的“国际生意经”
“叮铃铃……”清晨,滇越故事餐厅的风铃随着老板娘陶英的到来轻轻摇曳。推开窗,南溪河对岸越南老街市的晨雾渐次消散,人影绰约。这家毗邻国境线的特色餐馆,因“一窗观两国”的独特视角成为网红打卡地。
“许多客人专程为这扇窗而来。”陶英利落地安排事务,越南籍员工阿香在一旁忙碌。“过去总想带团去大城市闯荡。如今跨境游火热,‘家门口’就是大市场。”她口中的“政策红利”,正是通关便利化与跨境旅游专线铺设带来的机遇。如今,游客的日程表已悄然改变,晨品越南老街小卷粉,午享河口奶茶逛公园成为跨境游的标配。陶英的餐厅日日客满,收入连年攀升,带动众多跨境就业者实现稳定就业。百年米轨火车悠长的汽笛声载着游客穿越时光,南溪河漂流的欢笑声在山谷里回荡,盘王节上中越宾朋携手起舞……陶英的“滇越故事”,正是河口从边陲小城向跨境旅游热土蜕变的生动注脚。
文化新交融:边境长廊上的邻里情
清晨,滨河路沿线热闹非凡。越南边民融入边城“早操画卷”,随当地晨练人群翩翩起舞:柔力球翩若惊鸿,太极拳刚柔并济,就连健身操舞曲也融入了两国民谣旋律,恰似一幅流动的《睦邻图》。夜幕降临,口岸花园一隅,老年乐队的琴声如潺潺溪水般浸润人心,引得游客驻足聆听。“看,这乐器音色似越南独弦琴,弦少却旋律丰沛。”越南游客黄氏文海中文流利,眼中充满对两国文化的热爱。他每次来河口必在滨河路直播,用乡音讲述两国故事,分享民俗风情,赢得数万中越粉丝的喜爱。在春节、花山节、跨国春晚等盛会中,中越艺术家同台献艺,民众共襄喜悦。文化根脉在一次共舞、一曲同唱、一声问候中深植红河两岸,绽放绚丽的团结之花。
新边之“新”,在开放、在活力,更在百姓触手可及的获得感。“智慧口岸”提效跨境运输,科技赋能新农人,边民在“家门口”经营跨境生意,跨境主播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正如那条日夜奔流的南溪河,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永远激荡着文明互鉴、携手共赢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