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昶带领调研组来到河口,就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县委书记杜应昆参加座谈会并作汇报发言,县政协主席施辉达接受访谈,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莫开富陪同调研并主持座谈会,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调研组先后深入龙沙河疫情防控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镇城郊村八条半国门安全屋、八条半小组、河口镇槟榔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等地,通过实地查看、听取相关工作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县在疫情防控、界河治理、强边固防、抵边村寨建设、基层党建和社区便民服务,以及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在座谈会上,杜应昆向调研组详细汇报了河口“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杜应昆指出,河口是开放先行之地、是国家门户之地、是民族团结之地、是绿色健康之地。河口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作为对外开放的国家门户、“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以及面向南亚和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窗口,河口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河口最大的特点是沿边,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开”和“守”两篇文章,既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闯出一条沿边开放发展的新路子;又要更加有力地管边控边,坚决守住国家安全的底线。河口最大的潜力是跨境,要在跨境贸易合作、跨境金融合作、跨境产能合作和跨境人力资源合作上下功夫,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杜应昆汇报时还指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于2019年8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河口提出了“加快沿边开放,推进‘区县’融合发展,坚决闯出一条沿边开放发展新路子”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努力为国家试制度、用心为地方谋发展”两项任务;拟定了“打造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打造面向东盟的商贸物流中心、打造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三个目标;确定了“加工及贸易产业、大健康服务产业、全国中草药材集散地、跨境旅游和跨境电商”四个重点产业。河口将围绕上述“一、二、三、四”,强化实干导向,着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区县融合”发展。
会上,杜应昆还向调研组反映了沿边支持政策、放权赋能、财政资金投入、干部人才支撑、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教体局等相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分别作了汇报,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李昶表示,调研组将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把此次在河口调研期间看到的亮点和问题进行整理研究,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为河口“区县融合”发展和沿边开放发展争取更多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