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口口岸全力打造智慧化冷链货场

来源: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2-07-18
浏览次数:

  近日,河口口岸冷链货场智慧化升级项目改造完成,对进口冷链货物接驳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智慧化效能提升,大幅提高河口口岸农产品冷链物流进口通关效率。

  据了解,以往的冷链货场采用“人工+半自动化”模式运转,进口冷链货车进场后,中越货车车体对接,驳货、消杀主要靠人工完成。升级改造后的河口口岸冷链货场,分为待检区(污染区)、涉疫货物处置区(污染区)、月台驳货区(半污染区)、空车驳货区(清洁区),一辆进口冷链货车的驳货作业人员由原来的8人减少到现在的4人。月台驳货区装设10条自动化换装消杀传送线,能够完成进口冷链货物从越南通关进口到国内运输工具的智能监管、自动消杀、自动转运、智能调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智能消杀取代了原有的人工消杀,实现了场地人、车、货物标准化智能作业流程,大大降低了场地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疫情感染风险。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以往的冷链货物消杀装卸环节,主要是人工消杀和搬运,一车火龙果需要4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消杀、装卸任务。现在进口冷链接驳自动化装卸设备投入使用后,一个小时就能完成装卸工作,而且在进口冷链货物装卸过程中每件货物表面都完成了六面消杀工作,工作效率高效的同时确保了安全。”。河口口岸冷链货场智慧化升级项目自从正式投入运行以来,不仅缩短了进口货物口岸滞留的时间,提升了物流时效,同时也提高了货场整体作业效率,保证了货物单件消杀效果,彻底实现了冷链货场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对于河口口岸智慧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投入运营后,日均最大可完成200辆/次,20万件进口冷链货物的自动换装消杀作业,且货物外包装消杀100%,综合装卸消杀能力是传统模式的三倍,可节约75%的现场人力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进口冷链货物的核酸采样结果、消杀记录、装卸过程全程记录并快速准确分析,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场内运行情况,实现进口冷链物流信息溯源管理,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物品的源头,有利于降低人货接触带来的疫情感染风险;同时打通了场内各单位数据流,实现了工单流转智能化和场内资源调度智能化。该项目补齐了河口口岸进口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快了生鲜农产品进口的通关流通效率,在提高进口产值的同时,也为国内群众能吃上更放心的冷链食品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