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开放发展立潮头

来源:红河日报
发布日期:2017-12-26
浏览次数:

  即将过去的2017年,注定在红河经济社会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年来,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咬住发展不放松,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善破勇立、蹄疾步稳。

  一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稳增长开好局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我州提出的“四个最大贡献”的要求,推进实施“13611”工作思路,优结构、增动力,扬优势、补短板,走在开放发展的前沿,以更宽广的视野联通世界,走活了经济发展新棋局。

  发展新局面

  稳中有进砥砺前行

  12月22日,来自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州一、二、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11%、11.1%、10.9%,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全年高开稳走”的预期目标。预计我州今年全年可实现生产总值1505亿元,同比增长10.7%;预计全年完成投资2538亿元,同比增长20.5%左右。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巨大压力,深层次矛盾和短期困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红河也面临困境,感受压力,经历大考。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州委、州政府保持发展定力,以时不我待的担当,激流勇进、攻坚克难。年初就制定出台稳增长措施25条……抓住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精准发力,一系列经济政策举措的实施成为稳住经济发展大局的磐石。

  转方式,调结构,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渗透在企业发展的血液里——

  锌业、锡业等红河传统优势产业,掀起“二次创业”浪潮,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优化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成为全州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液晶电视、平板电脑、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业态风起云涌。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机勃勃,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内已培育出农业龙头企业17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34个、上市龙头企业1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龙头企业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71个,其中,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家庭农场73个。

  改革新成效

  革故鼎新释放新动能

  2017年,我州持续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和突破口,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源。

  以简政放权的“减法”为先手棋,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剑指“沉疴痼疾”。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取消和下放了618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其中涉及我州的52项事项均已对应下放,取消了283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涉及红河州的事项有69项,均已对应取消。

  简政放权,“简”字当头。商事制度改革的“简”,核心在于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给企业准入提速。在推进改革进程中,我州要求各政府职能部门推行并联审批,除国务院规定的前置审批事项外,均不得设立互为前置的相关要件。目前,全州只保留规划选址、用地预审两项前置审批,其他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办理……对于在同一阶段同一部门实施的多个审批事项予以整合,“一次受理、一并办理”;对同一项目同一阶段不同部门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

  政府权力小了,服务大了;市场束缚少了,社会活力多了……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的是市场活力的“加法”。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新材料和信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现代物流6大产业。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一项项改革政策的落地,冲开了阻碍,打破了藩篱,激发了创新发展的活力。

  开放大格局

  瞄准新坐标开启新航程

  11月7日上午9时,云南能投物流有限公司的驾驶员陈传明,将装载着30吨焦炭的货车驶出河口口岸北山国际货场向越南进发,标志着河口口岸今年的公路进出口货运量突破了500万吨。紧随陈传明的,是同样装载着焦炭及其它货物的20多辆大货车,一起通关后驶向越南。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倾注了众多心血的口岸建设、通关便利化等软硬条件提供的保障。

  近年来,我州口岸内连外通的格局逐渐显现。昆明—河口高速公路、泛亚铁路蒙自至河口段、越南河内至老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滇中环线、红河南部高速路网等一批综合交通项目相继启动建设。马关至河口高速公路、中越红河界河航运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河口通用机场选址已通过专家评审。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联两广、西通缅老的四维度开放大通道初步形成。

  通关便利化更是直接推动了我州的对外开放。河口海关通过设置A类企业专用申报窗口、推行原产地担保制度、推出零距离通关协作机制、推行关领导现场审批及推行“5+2”工作制度和每天公路15小时值班,铁路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电子税费支付、实施通关无纸化、关检“三个一”等十多项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河口检验检疫局实施20多条为货物贸易提供便利化服务的措施,降低贸易成本;河口边防检查站采取预约通关,企业员工便民卡、涉外企业诚信通关、开通了4条自助通关查验系统,通关时间5至8秒,节约成本逾百万元。

  随着一批批有实力的企业项目落地,我州“三区联动”的开放载体引领作用初步释放,以经开区为产业基地、保税区为保税平台、跨合区为前沿窗口的对外开放载体新格局已具雏形。其中,国家级蒙自经开区不断发展壮大,聚集各类企业500多户,吸纳就业4万余人,先后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红河综保区创新发展,成功复制上海自贸区保税展示交易、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4项创新制度,先后引进以晴集团、能投集团和鑫顺祥等企业入驻,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攀升。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新起点,朝着新坐标,红河正以更宽广的全局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迈向新征程,书写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