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南疆前哨——河口县桥头乡老街子村委会三公区村民小组,有一位个头不高、为人本分、说话简练、做事干脆的苗族老民兵。他就是1989年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军区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韩金林,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刚满24岁的小伙子。

提起韩金林,当地群众都会赞不绝口,一位老武装干部对他的描述是“英雄不虚此名”。
1964年,韩金林出生在三公区自然村的一个苗族家庭。上世纪70年代末,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少年时期的韩金林目睹了许多边境上的悲剧和惨状,同时也被边防军和边防民兵们的一个个英雄故事所感动,众多的解放军和民兵战斗英雄,成了他心中无比崇拜的榜样。

1982年,他怀揣着赤诚之心成了一名光荣的民兵战士,走上了民兵哨所——放马哨,先后担任了放马哨的民兵战士、民兵班班长、放马哨哨长,并于198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带领全哨执行各种任务数百次,在作战中毙敌、伤敌、俘敌数十名,用青春、汗水、毅力和鲜血,把放马哨建成打不烂、攻不破、拖不垮的钢铁阵地和模范哨所,敌人把放马哨视为一把“凶险的钢刀”,边防军官兵把放马哨民兵称为“亲密战友”。 放马哨也于1988年被成都军区授予“英雄民兵哨所”荣誉称号。

韩金林先后被评为“红河州支前先进个人”,荣立战时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荣膺“民兵战斗英雄”的殊荣,多次出席河口县、红河州、云南省、成都军区召开的表彰大会。
撤哨后,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前后担任过村委会计划生育宣传员、护林员、放马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和老街子村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书记,并在勤劳致富的路上为村民们树立了榜样。
平日里,人们经常看到韩金林身着新式迷彩服,佩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的臂章,奔忙在放马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光荣岗位上。他整理战壕、打扫哨所,日复一日清理着通往瞭望台的石板路上的青苔,让这条石梯整洁如初。每年春天,他都会在山林中种下一批新树苗,他常说这是他的使命,要有新树,山林才更茂密,这是国家教会我的。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他曾说过:“党和国家给予了我很多,能为党和国家做点事,我心里高兴!”2020年,长期身体不适的韩金林从一线工作岗位上回到了家中,韩金林的儿子,成为了放马哨新一任“看门人”。

民兵力量是人民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党的光芒照耀在这片山林里,也照耀进人们的心里,从韩金林的身上,我们领悟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胸襟与信念、追求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