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口县召开第二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来源: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2-03-14
浏览次数:

  3月14日下午,河口县召开第二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口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远高于前三波疫情水平,奥密克戎变异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近期,我国多地出现了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的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局面。河口县作为边境口岸城市,长期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从已经发现的病例情况来看,奥密克戎毒株传入河口后,多名感染者在早期无症状,少数出现症状的,也主要是发热、干咳、头痛、鼻塞、乏力、咽喉痛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当作普通感冒自行吃药,所以病毒的隐匿性更强,加之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形成社区传播,易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给我县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疫情发生后,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省级专家组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河口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了以下防控措施:

  一是全面管控人员流动。为了防止疫情外溢,第一时间关闭了离县通道,原则上所有人员暂缓离县,县内各乡镇农场之间非必要不流动,对县城区实施了提级管控,限制人员流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车出 货出 人不出”的办法,开通农产品、生鲜货物离县通道;制定发布了《关于离河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有序安排满足相应条件的滞留人员离开河口。

  二是迅速开展转运隔离。整合流调力量,加强对密接、密接的密接的排查,按照分区分类、集中隔离原则,有序转运隔离,做到应收尽收、应隔尽隔。

  三是适时开展核酸筛查。坚持“一检一方案”,动态调整核酸检测措施,对抵边村寨实行三天一检。持续优化“采、送、检、报”流程,2月16日至3月13日,已开展14轮县城区区域核酸检测。

  四是有效救治确诊患者。坚持“一人一方案”和中西医结合,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目前已治愈出院13例。

  五是切实加强社区管控。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建立社区五级网格化管理制度,采取提级管控措施,发动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开展上门服务,坚决守好群众健康大门。

  六是全力加强民生保障。开通生活物资运输车辆绿色通道和线上销售平台,充分保障物资供应,坚决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确保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刘医生服务热线”,保障群众正常就医需求。开设“疫情暖心热线”提供24小时政策解答,开设“心理疏导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服务。开通线上教学渠道,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七是持续加强防控宣传。通过互联网、“村村响”、无人机、宣传车等多渠道,大力宣传抗疫先进典型事迹,教育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支持参与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后,全县人民对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积极配合参与,展现出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良好精神风貌。现阶段,面对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我们不能退缩,不能懈怠。要求县城区人员非必要不流动,是根据病毒流行的特性,结合曾发生过疫情的其他地区管控经验作出的防控措施。

  在此提醒大家,务必落实好个人防护和家庭防护措施,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良好生活习惯,自觉配合开展核酸筛查。居家期间应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鼻塞流涕、肌痛、结膜炎等“十大症状”时,千万不要大意,应主动报告社区管理人员,按要求就诊检查,避免造成家庭内部交叉感染。居家时尽量开窗通风,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家庭成员间尽量不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也应清洗和消毒。居家期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外出,应报告所在单元楼栋长或小区管理服务人员,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2米以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