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朱副县长您好,我们都知道,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大家也非常关心,那么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下我县核酸检测的一些情况?
朱副县长:
“2.16”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已经组织了30轮核酸检测,仅3月12日以来,主城区已开展18轮区域核酸检测。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专家的亲临指导,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专家组的精准指导,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倾力支持和州内各兄弟县市的无私帮助,在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全县的核酸采样检测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河口的疫情与国内其它地方相似,以无症状感染者居多,早期发现存在困难。核酸筛查是及时有效发现疫情、精准防控疫情的关键举措。我们坚持一轮又一轮的核酸筛查,就是要像大浪淘沙那样,把潜伏期内的感染者早日筛查出来,早日阻断传播链。从最近几轮检测情况来看,筛查出的阳性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全县疫情防控形势也发生了积极向好的变化。但防控仍需慎终如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力强、潜伏期短、隐蔽性强,“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潜伏期病例尚未完全释放,不排除后续检出阳性的可能,绝不可以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厌战松劲,要坚持不懈地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共同构筑疫情防控坚强防线。
主持人:
刚才您说了,全县疫情形势发生了积极向好的变化,那近期核酸检测安排有没有调整和变化呢?
朱副县长:
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要求,针对不同区域的情况,对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作了进一步调整优化。自2022年3月29日起,主城区内河口镇合群社区、滨河社区每天开展1次核酸采样检测;河口镇槟榔社区、北山社区和河口农场曼章社区、那排社区、洞坪社区隔天开展1次核酸采样检测;主城区外围5天1检,对抵边乡镇(农场)的抵边小组实行3天1检,对重点场所区域的物表环境实行每日动态检测,做到人员、环境全覆盖。
为了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在原有2个实验室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2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再加上州上调集3台移动核酸检测车进行支援,单日最大检测能力达2.2万管,6小时检测能力达7200管,各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运转。省州相关部门和其他县市医疗支援队与县内的医务人员一起,组建了医疗采样队和应急小分队,272名医护人员、152名志愿者、25名样本转运调度长、78辆车辆24小时待命,不辞辛劳、风雨无阻、甘于奉献,认真做好每一轮核酸采样检测,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主持人:
这几天,城区部分小区开展了抗原检测,大家都挺关注这个事的,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朱副县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指出,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把抗原检测作为筛查重要手段,也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抗原检测“早”和“快”优势,做到早发现,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孙春兰副总理在3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抗原检测的推广使用。结合河口当前疫情形势,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3月29日,我们在主城区部分居民中开展了抗原检测,作为发现阳性人员的补充手段,但这仅仅是补充,并不是代替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只能作为补充手段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
“2·16”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市民朋友非常理解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表现出了较高的文明素质和健康素养,个人卫生习惯和自我防护意识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河口市民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不断点赞,在此对大家深表感谢,请大家继续支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遏制疫情,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恢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