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的防护服
重重的喷雾器
脱下防护手套后泛白的双手
还有脸上深深的口罩勒痕……

面对疫情
封控区域是危险之地
也是消杀队员必须随时
“关照”和“光顾”的地方

作为河口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疫情发生后
刘锋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一个
封控小区
带着使命上了战场
开展该区域的终末消毒和消杀
技术指导工作

“现在我们要对整个阳光美地小区进行消杀,同志们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服从管理,确保无死角消杀,清楚了吗?”
刚刚入驻小区开展第一次消杀前的“战前动员”,刘锋历历在目。作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消杀对他来说是本职工作,但是对于“非专业”的志愿者来说,刘锋心里始终“放心不下”。
疫情突如其来,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义无反顾直奔战疫一线,刘锋就带着他的消杀小分队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沉重的消杀设备,在封控区开展现场侦查、研判,对病例居所和小区每个层楼、每个角落进行全面消毒。因为工作性质特殊,他们面临着精神和体力上的双重压力。
“作为一名消杀战士,只有让自己“锋芒毕露”,才能让新冠病毒无处遁形。”

刘锋不断地鼓励着队员们,并及时纠正他们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从消杀药水的配比、防护服的穿脱、小区楼道扶手等高频使用设施的处理,每一个环节刘锋都教得仔细,志愿者们也学得认真。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刘锋结束了封控小区的消杀后,按要求完成隔离,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老城区的消杀工作中,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为了守护市民的健康,苦一点累一点都是值得的。”
刘锋说得轻描淡写。

自古忠孝难两全,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刘锋带领消杀战士们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冲在最前线,妻子也在社区里忙碌,只有12岁的女儿和脑梗的父亲独守家中。
“爸爸,你要注意安全!”
视频通话中,面对孩子简单的叮嘱和老父亲稍显迟缓的表情,刘锋心里既愧疚又欣慰。
“等到疫情结束了,我想带我的父亲回瑶山看看,看看我曾经工作的地方,那是他老人家的愿望。”
刘锋心里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