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环境。来到五道河小组,一栋栋独具民族风貌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鲜艳的装饰和一句句红色的标语让人内心充满力量。“以前我们住的房子都是些土坯房,冬凉夏热不说,采光也不好。有些人家房子后面就是猪圈,一到夏天,那味道大的哟,能把人熏晕。现在搬到五道河这里,住上了干净亮堂的楼房,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说话的村民李王成,还有一个身份是河口县瑶山乡牛塘村刺竹小组的村民小组长。2018年为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兵坡村小组和刺竹村小组共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离居住环境欠缺的老寨来到五道河小组。
据了解,瑶山乡在充分调研并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人居环境问题入手,重点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户厕改造、“两污”处理、庭院升级等项目,现建有2个清洁小站、2个卫生公厕,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处,建筑外立面改造28栋,建造文化广场以及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同时,持续开展“最美庭院”等评选创建活动,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感。
兴产业助推发展,拓边民致富道路。“原来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有种地的收成,来到这边以后,建起了热果加工厂,还有生态鸡养殖场和集中养殖小区,周边的商铺都开放出租,参与防疫执勤也能获得收入。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收入也提高了,生活越来越好。”五道河小组副组长邓保安说。
瑶山乡为助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香蕉、芒果、贡柑等水果种植,与越方合作种植香蕉2万多亩,并返销供应内地。搭建创业致富平台,新建五道河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冷库和商铺,并整体对外出租给东海农业公司用于开展经营性活动,每年为水槽村和五道河小组集体经济创收23万元。以农户为主体,通过探索推广“党支部+劳务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合体,组织引导村民到扶贫车间就近务工,户均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
强党建引领边疆,稳民族交融边关。为夯实基层组织堡垒,筑牢群众的国家意识,五道河小组通过实施“四位一体”项目,完成边关服务驿站、云岭书屋等项目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并成立五道河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党支部,组编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形成“十户联防”的志愿服务队,把村内各族群众紧紧吸引和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形成“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边民就是一名哨兵”的守土固边强大合力,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当地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