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打好“3+3+3”组合拳 全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

文章来源:中共河口县委统战部发布日期: 2022/12/07   浏览次数:

   河口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以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为抓手,聚焦三个路径、三个导向、三个优化,打好“3+3+3”组合拳,全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聚焦“三个路径”,全力建设好美好家园 

  一是全面实施惠民工程,让边寨“强起来”。突出抓好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道路硬化171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99.521公里,实施沿边行政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饮水管网更换等“一水两污”治理项目27个,建成开通5G基站149个,加强农村配电网建设,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县行政村(社区)道路硬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通动力电覆盖率均达100%,5G网络覆盖率达93.33%;加紧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提升边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好边境群众就医、住房、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帮助边境群众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扮靓农村人居环境,让家园“美起来”。深入实施拆棚治乱、污水治理、风貌打造、庭院改造、公厕改造、路灯亮化等项目,调动群众参与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积极性,抓好乡村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实施“四小”建设项目(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景观)2974个,拆临拆乱896处,房前屋后脏乱差治理2690处,村容村貌有效提升,实现边境乡村颜值“逆袭”。三是推动产业发展,让百姓“富起来”。明确“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乡镇领导”包保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乡村进一步盘活土地、资金、资产等各类资源要素,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探索股权流转、抵押和跨社参股等股份权能新形式,增强集体资源转化为资本的途径和能力;用好“一平台、三机制”,推广运用集体经济强村“十法”,逐村制定“一村一策”方案,因地制宜发展香蕉、柚子、芒果、柠檬、砂仁等林果、药材产业40万亩,辐射带动沿边群众致富增收;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仓储配送服务体系以及14个村(社区)电子商务站点,以“线上农业”激活边境村寨发展活力;全力推进2个国家级口岸建设,3个省级通道建设,鼓励发展“互市+加工”模式,促进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转变;持续推进“互联网+互市贸易”,完善互市一级、二级市场平台及产业园建设,用活用好政策措施,带动沿边群众致富增收。2022年1-8月完成边民互市交易额12.69亿元;互市交易量25.61万吨;参与交易人数16.32万人次。 

  聚焦“三个导向”,全力维护好民族团结 

   一是坚持“思想导向”强引领。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不断丰富改进宣传载体和方式,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村组党员大会、村民理事会、村民大会上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动态500余次;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开设专栏,讲好现代化边境小康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河口故事”,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在乡镇村寨分界路段、主要公路沿途、村内醒目地段等制作宣传标语、宣传牌、宣传展板1000余块,发放宣传材料15000余份,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逐渐融入各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紧扣“目标导向”抓创建。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把沿边行政村(社区)创建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全县15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部创建成为全国、全省、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的奋斗目标,统筹布局全域创建工作。2022年共有13个沿边行政村申报创建全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其中申报省级7个)。三是聚焦“创新导向”搭平台。通过红河片区与云南大学共同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组织由大学教授、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基层先进典型等组成具有边境特色、符合边疆实际的宣讲队伍,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加大民族学、各民族史诗、跨境婚姻、民族经济、中华文化等研究力度,持续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等工作,推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普及推广,研究整理河口滇越铁路、河口起义、自卫反击战和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梳理河口县爱国主义精神谱系,为推动河口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凝心铸魂。 

  聚焦“三个优化”,全力守护好神圣国土 

  一是优化党建品牌聚合力。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构建国门党建一体化“大党委”,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组建抵边联防所和抵边村党支部148个,巩固提升基层党支部455个,以边境乡镇为“点”,以边境村组为“线”,以县乡(镇)村组四级党建责任区为“面”,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联动、联防、联控网格体系。二是优化防控机制添动力。成立县、乡镇级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将193公里边境线划分为298个责任段,在25 个抵边行政村(社区)设立边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所长负责制”和“划段负责制”,按职责分工加强对边境派出所(抵边警务室)、联防所的指挥调度,发挥党政军警民合力,构建一体化、扁平化、高效化的指挥体系。三是优化安全屏障提效力。不断调整优化人防力量,建成边境物理拦阻设施108.7公里,抵边联防所70个,抵边警务室19个,选强配齐县级段长31名、乡镇级段长62名、村委会(社区)级段长379名。边境防控卡点从413个增加到464个,日均投入党政军警民力量从4781人增加至5356人,强化全线巡逻,严厉打击偷越国(边)境、走私护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边境一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边境管控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