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2-01502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
发布机构
河口县发展和改革局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6-16
信息名称
河口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关于河口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年1月16日在河口瑶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河口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河口瑶族自治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次历届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打造“三个示范区”、建设“新时代开放安宁美丽自贸城”的目标定位,沉着冷静应对风险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县经济运行逐步恢复,稳中有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了边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双胜利的答卷。

  (一)统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经济稳中有进

  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扛起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政治责任,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守好国门,慎终如始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抗压前行中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一是持续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提升边境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大联防优势,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筑牢严密防线,加快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建成53个抵边联防所和108.7公里边境物理阻拦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推广应用“河口边境通行码”,持续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性,有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着力查补薄弱环节,持续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盯紧冷链物流等重点行业加强防控,积极推进疫情国际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有序推进,维护了河口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县域经济持续壮大。202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10%,较上一年度增速加快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3.5:30.3:56.2,三次产业稳步增长,二三产业占比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持续强化,园区建设有序推进,自贸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电子及纺织类标准厂房等项目加快建设,坝洒监管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期)等新开工项目顺利推进,深入开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落地加工,打造“边民互市—收购加工—产品增值”贸易新格局,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发展。

  三是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县围绕“一主多元”和“两线三带”产业发展思路,稳定粮食生产和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粮食安全重任扛稳压实,“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实现农牧渔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预计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2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15万亩,产量2.2万吨;预计水果种植面积28.5万亩,总产量35.1万吨。202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18.4亿元,全年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20元,同比增长11%。

  四是工业经济快速成长。推进园区项目建设加速度,帮助企业早落户早投产,唐立特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香港祥晟隆科技SMT贴片智能终端制造顺利投产,博创息壤(深圳)年产150万升土壤改良微生物唤醒剂进口灌装生产等项目即将试投产。2021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2亿元,同比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

  五是财税政策落实有力。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实体企业经营成本。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采取担保、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方式,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8亿元,同比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05亿元,同比下降14.8%。

  六是消费潜力有效释放。在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商场、集市平稳运营,促进线下消费加速回补。2021年全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7亿元,同比增长5%。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70元,同比增长10.6%。

  七是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及时调整优化结构,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集中力量办好大事、难事、急事,重点支持公共卫生等疫情防控急需的短板弱项和基础设施等领域。2021年“区县”推进重点建设项目112个,项目总投资469.93亿元,集中开工6批次1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2.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4亿元。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项目9个,补助资金2.01亿元,成功申报地方专项债券项目5个,发债资金7.18亿元。2021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3亿元。

  (二)创新推动沿边开放,建设高质量示范区

  发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改革创新引领作用,紧扣“打造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三大目标,以制度创新和改革试点成效,推动以贸引资、以贸促资,吸引外贸、外资企业和产业聚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沿边开放发展新突破。

  一是推进创新高地建设。总结提炼上报省自贸办改革创新案例32项,其中:“互联网+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模式得到海关总署备案认可,经省级评审后报送商务部,占全省上报数量的33.33%;20项属于省级创新成果予以公布,占全省公布数量的28.57%;11项属于全国首创,占首创数量的50%;9项制度创新案例在省内复制推广。

  二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制定印发《2021年区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计划》《红河片区(河口县)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红河片区工程建设项目“先建后验”改革实施办法》等,持续推进“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一业一证、证照联办、一件事一次办、先建后验、证照分离”等多项改革,实现承诺即开工、准入即准营,一般不动产登记、抵押登记业务、企业开办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3个、1个、0.5个工作日。2021年发放21类行业综合许可证252本,开展“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41项3220件。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链”招商、小分队精准招商与会展招商,赴浙江、上海、重庆、安徽等地招商推介和考察活动11次。2021年预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6.69亿元,同比增长20.51%,新设企业数843户,同比增长57.27%;预计实际使用外资1113.39万美元,完成州级下达目标任务650万美元的171.29%。

  四是加快联动发展步伐。积极推动“县市区融合”,与州内12个市县、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分别签订联动发展协议、“三区”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昆明片区、德宏片区形成协同创新联盟,与绥芬河片区、黑河片区、崇左片区、德宏片区共同形成沿边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共识;注重加强与昆山、张家港等经开区和上海临港新区的协调联动;主动加入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建立红河片区、河口县“区县融合”议事决策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区县”改革创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边境联防联控等5个指挥部,成立“区县”国土空间规划审查委员会,将“区县”工作同步谋划、一体推进。

  (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三农”工作,不断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农村发展更具活力。

  一是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延用脱贫攻坚时期各项有利措施,逐级压紧压实县级领导、乡镇、行业部门、挂包部门、挂包干部和网格员工作责任。全县处级领导挂村(社区),115家部门包村(社区),3698名干部职工结对包户,实现48个村(社区)444个小组31118户95984名村民包保全覆盖,同时,选派工作队41支119人驻扎41个村(社区),加强对驻村工作队、乡镇及村组干部培训力度,培训干部1400余人次,实现乡村干部培训全覆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及省委提出的“一平台、三机制”和四个全覆盖,推广使用“找政府”APP政府救助平台,通过平台申请办结救助134件;推广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累计培养“双绑”企业6家,带动合作社6家,带动农户1363户,流转土地6231余亩,带动农户获得收益246万元;建立股份合作机制,扩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确保集体经济发展可持续;落实扶志扶智机制,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2期,累计培训1549人,输送脱贫及监测对象劳动力转移就业6932人。

  三是加大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力度。发展香蕉、芒果、桔柚等热区林果种植28.5万亩,砂仁等中药材种植6.9万余亩,实现生猪存栏3.67万头,家禽存栏25万羽;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3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5家,获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产品7个,分别为“云河”“麟源”“红可果园”“下湾子柚”“瑶冠青皮柚”“瑶冠三红蜜柚”“柚崽”,绿色认证农产品面积10450亩;积极推动申报创建各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截至目前,累计申报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7个,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镇1个。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积极开展美丽乡村评选活动,河口县城郊村已进入省级“美丽乡村”考核名单。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通过开展农村沟塘水渠治理、农村户外广告整治清理、厕所革命等一系列举措加强整治力度,开展“红黑榜”评比,营造争先赶超的良好氛围。河口县2021年卫生户厕完成建设349座,常住农户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建设完成建设13座,农场公路沿线卫生公厕建设完成34座。

  (四)积极推进国门建设,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补齐经济社会设施短板,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美丽县城独特魅力。紧紧围绕2021年美丽县城“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大要素,谋划储备红河片区坝洒监管区、河口县国门形象节点提升改造、跨合区标准厂房、中小企业孵化园、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期)、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红河片区终端智能制造、口岸双语学校、中医院等“美丽县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179.99亿元,2021年完成投资30.71亿元。美丽县城创建工作总体推进顺利,目前美丽县城“网络评选”全省36家参评县市排名第6位,省住建厅美丽县城实地考评得分全省第2位。

  二是稳步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田房水库建设进入大坝填筑阶段,坝体填筑量约60%,累计完成投资10200万元,计划2022年年底前完工验收;天生桥水库、西阳水库前期工作不断推进,老街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竣工,完成26件巩固提升和维修养护供水工程。积极实施河道治理项目9件(JH治理5件、主要支流1件、中小河流3件),治理河道总长47.9公里。持续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红河干流河口县城镇段通过省级复核,保持省级美丽河湖荣誉称号。

  三是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成河口县槟榔寨至火车北站一级公路(二期)工程、河口县环城路道路工程建设,建成公交站台16个、智慧电子公交站牌9个,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发展,优化运输行业结构调整,运输效率和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河口在营运公交车上均安装启用IC卡和GPS车载终端系统,为河口公交发展向智能化管理迈进奠定了基础,“本地出行”电召服务平台上线使用,解决河口县打车难,乘车难的问题。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巩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抓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生态环境省级交叉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区县”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2021年,全县水生态环境保持稳定良好,地表水考核国控断面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PM2.5平均浓度为21ug/m³,达到州级下达的考核目标要求;全县无土壤污染事件发生,无新增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通过提升就业质量、畅通社会流动、加强社会保障、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式推动共同富裕。

  一是多措并举保就业、稳就业。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阶段性补贴兑现和发放稳岗补贴、社保补贴,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企业86户,惠及职工1793人,返还金额22.3万元。强化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春季专场招聘会”、“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各类现场招聘活动,举办现场招聘会29场,提供岗位1100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96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6户(人),发放金额2938万元,带动就业544人。202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26%,控制在4.2%以内。

  二是综合施策稳住外贸基本盘。采取“人货分离、分段运输、封闭管理”的运输方式实施,分为境外、跨境、境内三段式运输,采取“定人不定车”“换人不换车”“一车三人三段”货物跨境运输分段管理,指定出入境通行路线由河口本地固定备案驾驶员负责转运,做到越方驾驶员零入境,实现“把人管住,保货畅通”,积极稳住外贸,2021年全县(含红河片区)外贸企业预计完成进出口总值198亿元,同比增长5%。

  三是确保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粮油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全县粮食能源物资安全。今年1000吨原粮轮换,并完成550吨成品粮(大米)异地代储工作,确保全县每人10天的供应量。采购24个品种的紧缺急需应急物资36750件,累计发放救灾物资22096件。保障能源稳定供应,2021年河全县平均停电时间:19.631391时/户,同比2020年下降50.62%。2021年新敷设城镇中压管道1.5公里,投资86万。目前共有两个储气罐,能够储存天然气6万立方米。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百兆光纤宽带在全县城区、四乡两镇、四个农场的接入均率达到100%,自然村移动接入率达98.2%,电信、联通接入率达62%,目前已经开通5G基站142个。

  四是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卫健事业稳步提升,完成了河口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竣工,河口县中医医院建设稳步推进;河口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县级公立医院达标晋级三级医院,8所乡镇卫生院均达到省贫困退出标准和脱贫成果巩固要求,32所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村卫生室要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不断巩固,高中教育扩规提质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开放发展,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1.44%,小学入学率99.88%,初中毛入学率99.7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71%,人均受教育年限10.3年。2021年我县高考本科以上总计上线63人,上线率28.1%,比去年提高10.7%,专科上线161人,综合上线率100%。文旅服务巩固基础,大力推进河口县国门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项目、河口国际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中越风情街及异域风情街业态引入项目、河口国门博物馆项目、河口县历史文物保护项目、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智慧旅游体系项目共6个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国门文化形象工程”和“文化睦邻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完善文化设施,创新服务机制,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年共接待旅游者78.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28亿元。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全县农村劳动力28242人,转移就业22831人,转移就业率80.8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17人次。全县共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189个,发放补助资金91.8万元。全县共发放失业保险金254人,发放金额169.73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289人,发放金额86.55万元。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2270人,参保执行完成率102.98%。医疗保障日趋完善,医疗保险实现参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好社会保险降费减负、医疗救助、医药价格调整等政策,2021年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2187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580人(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参保37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607人,完成州局下达任务数的100.1%,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纵观2021年全县经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开放创新、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指标继续改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容忽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边境管控形势严峻,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仍将持续;经济运行制约因素仍然较多,整体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第一、二产业势单力薄,经济增长依然靠第三产业拉动;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亟需加强;产业化进程缓慢,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财源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财政缺乏规模化、产业化经济基础支撑,可用财力有限。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迎难而上的姿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答好经济发展新考题,保持“区县”经济高质量良好发展。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州第九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为谱写“区县”高质量开放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2021年实际执行情况,并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对应,提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一)主要预期目标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0%左右,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2.52万吨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二)重点工作任务

  2022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建议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疫情防控体系,营造安全发展大环境。落实四方责任,继续抓好常态防控不松懈。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汲取其他省市近期发生聚集性本土确诊病例的教训,强化落细落实本系统、本行业疫情防控责任,按照职能职责分工,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指挥体系,建立平急一体化指挥机制。在保持现有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力度“三不变”的基础上,建立平急一体化的突发疫情应急指挥机制,健全统一决策机制、联合行动机制、督办反馈机制和多领域专家参与的专家会商机制,围绕常态化和边境疫情防控,对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建设进行再完善、再充实,做到组织不变、人员在岗、管理运行及时,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强化应急准备,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高标准建设隔离观察设施,继续做好医疗设备、应急物资等储备和供应,按需做好物资调运,全力保障防控需要。统筹全县人员队伍,建立疫情防控后备人员储备清单,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确保在发生疫情时,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开展处置,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二是全力打好“三张牌”,打开产业体系突破口。“绿色能源牌”方面,加快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建设,到2023年实现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5兆瓦。加快推进蒙自—屏边—河口天然气支线管道工程、110千伏金竹坪输变电、35千伏新街输变电、红河片区配电网入地、中越联网等项目,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国际能源合作。“绿色食品牌”方面,加大力度巩固提升中草药材、热区林果、咖啡、青柚、冬早蔬菜、牲畜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健全标准体系、全过程追溯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强农村电商建设。“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充分利用红河片区政策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国际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人员,推动干细胞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国际诊疗服务中心,形成全科医疗服务体系。依托河口县中医医院项目,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医药保健品采购与直销中心”。发挥亚热带自然风光、少数民族文化、“两国一城”等资源优势,加快谋划建设山居康养小镇、半山酒店、4A级景区创建等项目和跨境旅游产品开发,推动跨境旅游与健康养生相结合。

  三是坚持投资建设引领,推进项目落地见实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坝洒监管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生活配套设施、跨合区路网(二期)和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资金争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项目资金支持,重点做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田水利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的中央、省预算内资金争取。抓好河口县天生桥水库工程、国门医学观察中心、坝洒监管区国际物流仓储建设项目等18个项目2022年地方政府专债资金争取。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强部门协作,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征占用林地、环评等制约因素。发挥金融政策支撑作用,鼓励和扩大民间资本投资,切实破解项目资金难题。完善项目跟踪和协调推进机制,做好重大项目组织协调,规范项目管理。

  四是夯实口岸基础设施,深度融入发展新格局。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推进红河片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一期)、9号路等市政道路建设,配建非机动车道,修复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完善停车场和小区充电桩建设,构建智慧交通。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垃圾焚烧厂、医废收转运、立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更新改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优质网络,提高全县5G基站数量及覆盖率,提升新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推进终端设备与智慧城管、“数字自贸”等大数据平台同步规划、建设和应用,打造智慧城市。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跨境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动以两个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为支撑的跨境电商体系建设,畅通中越运输通道与国际大通道、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衔接,构建“国际联运一体化服务+跨境商贸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

  五是一体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共发展。统筹乡村规划,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自2021年起,按照2021年底前完成30%,2022年底前完成40%,2023年完成剩余30%的计划,完成全县行政村、农村(农场)社区村庄规划编制,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现代化与农业一体化建设,加大“四好农村路”、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产业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治水、改土、修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芒果、咖啡、中草药等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电商全覆盖,发挥电商在振兴乡村中的提升作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土地流转,不断培育新型产业,以柚子、柑桔、菠萝蜜、柠檬、砂仁等为重点加大培植力度。突出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河口香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云河牌香蕉”云南10大名果2张名片,实施“示范基地、龙头项目、绿色品牌、新型经营主体”四轮驱动,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

  六是加快建设红河片区,推动“区县”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跨合区供水厂、金竹平变电站等项目竣工投用;加快设施西片区路网、标准厂房、坝洒监管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期)、中小企业孵化园、纺织加工园区(一期)、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区等10个重点项目,形成有效投资。加快推动改革创新,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2022年一季度全面完成红河片区147项改革试点任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红河片区改革试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专业评估。突出“八个跨境”攻坚行动,以小切口带动大突破,推出一批首创性、特色性、集成性,具备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力争2条以上经验案例得到国家认可推广,10条以上经验案例得到省级复制推广。抓好企业引进培育,完成新设企业数达1000户以上,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10户以上,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13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19亿元以上。全力推动联动发展,主动联动州内“区县(市)”共同发展,建立健全责任共担、效益共享联动机制,深化“三区联动”“县市区融合”。逐步联动国内园区协同发展,重点联动有适宜产业转移可能、符合片区发展需求的园区。探索联动周边国家地区共享发展,积极推动“八个跨境”,建设政策联通、利益联动的中越跨境合作区、产业园,辐射带动以越南为重点的东南亚国家共同发展

  七是不断增加民生福祉,稳步迈向共同富裕。提高就业创业水平,继续推进“六稳”“六保”,持续拓宽就业创新渠道,有效稳定扩大就业保障民生,加强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着力开展“线上供需”“线下服务”“点对点输出”转移就业服务,应用线上服务推送就业、培训等信息,提高稳定就业率,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阶段性补贴兑现和发放稳岗补贴、社保补贴。提升教育质量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质量,加快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加快产教融合发展,全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人才培养基地。2022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2%、92%、92%,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5年。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国门医院建设,红河片区国际诊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及国际先进医疗设备,打造国际诊疗服务中心,形成全科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谋划建设红河片区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园和瑶药健康产业园,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并依托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医、学、研、康、养、旅”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式。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提升救助保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继续落实好弱势群体、特困供养对象、孤儿以及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推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健全基层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机构保障能力,落实儿童之家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做好202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深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着力稳经济、扩开放、谋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