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提纲如下:
问:河口县建县60年来,河口口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60年来,河口县农业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60年来,我们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县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农业工作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从以两“蕉胶”为主转向一主多元的发展格局,从以一产为主转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局面。粮食产量稳定在2.27万吨,热区水果产量约35万吨,错季蔬菜产量约2万吨;二是特色产业取得新突破。青柚、百香果、菠萝蜜、错季蔬菜、中药材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总面积已超过10万亩,已成为农民增收重要产业;三是农林牧渔总产值持续增长。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农林牧渔总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比去年增长8%左右;四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今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元,全州排名前列,脱贫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4万元;五是农村人居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农村居民住房安全全部解决,农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6%,农村卫生公厕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8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
问:这些辉煌的成就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农业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那么在发展的进程中,农科局具体承担着哪些职责?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答:农科局具体承担的工作职责有: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主要是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乡村建设:就是发动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治理:推进农村基层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等工作协同发展。
问:县农科局目前正在推进哪些重点领域的工作,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
答:我们当前推进的重点领域的工作有4个方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推广杂交稻旱种和粮经轮作,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做优“土特产”文章。开展设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大力推广以“佛手瓜”为主的错季蔬菜,大力培植以青柚为主的柑橘类林果产业。建成3个专家工作站,获批科技特派团1个,建成青柚创新研究中心1个,成功创建科技支撑体系。建成千亩青柚种植示范基地1个,百亩种苗培育基地1个,示范引领带动初步建成。全县青柚种植面积约2万亩,错季蔬菜1万亩,高密度水产养殖设施40个,带动20个村集体增收;巩固提升以香蕉为主的传统产业。引进新品种1个,引进新技术1项,试验示范种植香蕉500亩,全县香蕉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左右。搭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正在加快建设国际化口岸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平台,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畅通产销对接。
问:对于河口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您有什么展望吗?县农科局未来的发展规划有哪些?
答:河口农业的展望有这么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基础全面夯实,路网水网全面贯通,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智慧化基本建成。热区林果产业取得新突破,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全面提升。力争建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热果优势主产区”。力争到2025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5亿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以上。
为推动农业产业取得新突破,我们根据河口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两线三带”的立体气候特点以及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大力发展以青柚为主的柑橘类林果产业,制定了《河口县青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在海拔400米以下重点发展青柚产业,海拔400米-800米重点发展沃柑、柠檬、砂糖橘等柑橘类产业,海拔800米以上重点发展中药材和珍贵林木。同时,依托口岸优势,招引培强龙头企业,抓好二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推动农民在二三产业中获得增值收益。只要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