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口县财政局以“三精”举措让教育资金从“舍得花”到“花出彩”

来源:河口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5-10-11
浏览次数:


教育是国之根本,更是边疆县域夯实发展根基、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支撑。河口县财政局立足财政部门“资金保障、资源调配、监督管理”核心职能,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锚定“花得准、管得细、效得实”目标,推动教育资金管理从“保障供给”向“提质增效”转变,以精准财政施策为河口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精准投向:锚定发展需求,让资金“滴灌”关键处

作为教育经费的“调配者”,河口县财政局打破“平均用力”的传统投入模式,将资金投向与河口教育发展实际需求深度绑定,以“靶向投入”破解发展瓶颈。在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已累计下达教育资金18714.27万元,重点向学前教育普惠扩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领域倾斜,助力构建“各学段衔接、各层级优质”的教育体系;针对边疆教育“农村弱、边境学校软”的短板,累计投入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2657.18万元,优先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设备更新、边境一线学校校园环境升级,同时聚焦“软性短板”,专项列支教师培训、教研能力提升经费,推动教育资源在城乡、校际间均衡配置,让边疆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二、精细管理:织密监管网络,让资金“轨迹”全透明

面对教育资金体量大、覆盖广、链条长的特点,河口县财政局以“全周期管控”为抓手,将财政监督职能贯穿资金使用全过程,筑牢资金安全“防护网”。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重大教育项目资金实行“穿透式”监管,从国库拨付到学校账户,再到具体项目支出,资金的流向、流量、流速实时可查、全程追溯,有效杜绝资金沉淀、挪用等问题,确保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教育资金“直达快享”;建立“专人跟踪、定期核查、动态反馈”工作机制,针对农村学校、偏远教学点等资金使用末梢,开展“点对点”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并整改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让每一笔教育经费都在“阳光”下运行。

三、精确问效:挂钩绩效目标,让资金“效益”最大化

为避免教育资金“重投入、轻产出”,河口县财政局将“绩效理念”融入资金管理全流程,以“结果导向”倒逼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切实履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职责。建立“预算编制定目标、执行过程盯进度、项目结束评成效”的闭环管理体系,在教育资金预算环节,明确每笔资金对应的“办学条件改善指标”“师资提升任务”“教学质量目标”;实行“钱随事走、效优则续、效差则调”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分配直接挂钩,对绩效达标的学校和项目,优先保障资金需求;对未达标的,及时调整资金用途并督促整改,真正让教育资金从“花出去”变为“花出成效”,切实转化为可感知的办学变化、可量化的育人成果。

教育资金关乎民生福祉,牵动边疆未来。河口县财政局将始终以“管好人民钱、办好教育事”为己任,持续优化教育资金配置与管理,让有限的财政资源更好服务河口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