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凝聚开放合力 共谱合作新篇 ——第3届十六省(区市)口岸区域合作联席会侧记

来源:红河网
发布日期:2025-09-25
浏览次数:


金秋九月,红河大地绿意盎然,万物并秀。9月22日至23日,来自16省(区市)商务厅(口岸办)以及其他受邀参会的口岸部门代表齐聚“彩云之南、红河之畔”,围绕“区域联动 互利共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主题,共叙深厚情谊、共商区域合作、共谋口岸发展。

机制创新:从共识走向共赢

合作共赢,是联席会议的初衷,也是每届大会必不可少的重要交流内容。

“自第1届、第2届口岸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召开以来,云南省口岸办持续强化与各省(区市)兄弟部门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会议决定事项落实,推动云南与各省(区市)高质量协同发展。”在谈到口岸区域合作时,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马俊的介绍掷地有声。简洁话语的背后,是云南省口岸建设的硬实力支撑——全省28个口岸优化布局,功能持续拓展。数据是最生动的注脚:今年1月至8月,云南省口岸进出口货值、进出口货运量和出入境人员分别达到1305.95亿元人民币、2686.2万吨、1936.98万人次,亮眼数据印证了口岸经济的澎湃活力。

口岸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协同和经验互鉴。会上,众多跨区域口岸协作样本振奋人心——

“在与各兄弟口岸的交流合作中,深刻体会到‘口岸一家亲’的意义。河北省在‘十五五’口岸发展规划编制中,已明确将‘加强区域口岸合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通过机制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打破区域界限,巩固合作成果,提升口岸合作整体效能。”

“在口岸合作共赢倡议的引领下,山西省切实加强口岸综合管理和协调服务,推动口岸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山西智慧口岸试点建设、首趟铁海联运班列开行、240个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等多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辽宁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口岸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服务海关部门,打破地域限制和关区行政界限,助力企业自主选择口岸清关和转关方式。”

…………

会场内,座谈交流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组数据、每一个建议,都在回应描绘深化区域合作、共同推进16省(区市)口岸繁荣发展的图景。

自2023年口岸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以来,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6省(区市)合作机制成员单位在协同推动区域物流运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推动智慧口岸建设,融通信息数据资源、强化人才交流合作,实现创新成果互通等方面不断探索合作形式、拓展合作空间,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为构建“东西双向互济、南北优势互补、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提供更多思路、做出积极贡献。

实践赋能:从“首票通关”看开放活力

观点勾勒出合作蓝图,来自红河的实践则为这一蓝图填充了鲜活可感的细节。

本届联席会议的举办地——红河州河口县,自古以来便是内联中国西南各地、外联越南及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作为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陆路口岸,河口口岸是云南省对越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的进程中,发挥着门户与枢纽的重要作用。

在本届会议上,河口口岸展示了一系列亮眼成果:今年以来,河口公路口岸先后实现云南省首票进口越南鲜食百香果、云南省首票出口中华鲟鱼等“首票通关”。

会议期间,参会嘉宾们实地调研了河口公路口岸、北山国际货场、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花卉育种中心开远分中心等重点项目,切身感受开放前沿的蓬勃生机。在河口智慧口岸展示中心,河口公路口岸AR全景可视化及物流可视化等查验系统、自助通关等系统高效运行;在坝洒监管区,横跨红河、连接中越两国的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这片区域未来将被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

一路走、一路看,当大会接近尾声,16省(区市)参会代表的交流仍在继续——

“下一步,青海将加强与各省(区市)间的口岸区域合作,协同实施口岸发展战略、推动开放平台功能升级,推动国际物流通道无缝衔接,降低外贸企业物流成本,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通道经济融合发展。”

“口岸发展是一项需要各方共同发力的系统工程。宁夏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智慧化转型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口岸规划发展和运营管理水平,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贡献宁夏力量。”

“我们将推动16省(区市)口岸合作联盟倡议细化落实,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口岸群。”

…………

暮色苍茫,红河水奔流不息,正如这跨越山海的合作浪潮永不停歇。联席会议为16省(区市)搭建起合作交流的坚实桥梁,已成为推动口岸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合作成果持续涌现,一个更加高效、包容、智慧的口岸协作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